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付斗 1 ; 李天林 1 ; 徐高峰 1 ; 吴迪 1 ; 张玉华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攀缘生长植株;薇甘菊;伏地生长植株;繁殖特征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
ISSN: 1674-3466
年卷期: 2011 年 46 卷 01 期
页码: 59-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攀缘生长与伏地生长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和繁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潮湿生境条件下,攀缘生长的植株与伏地生长的植株相比对主茎的生物量投资较大,而对分枝茎的生物量投资则相对较小;但在干旱生境条件下,攀缘生长的植株对主茎和分枝茎的生物量投资均较伏地生长的植株小。在潮湿与干旱生境中,攀缘植株的繁殖投资分别为0.429g·g-1和0.342g·g-1,显著高于相同生境中的伏地植株。在薇甘菊种群的补充与更新过程中,攀缘生长的植株以有性生殖占主导地位,在潮湿与干旱生境中产生的个体分别占种群数量的84.7%和62.6%;伏地生长的植株则主要以无性(克隆)繁殖为主,在潮湿与干旱生境中有性生殖产生的个体仅占种群数量的40.4%和35.9%。生长方式与土壤水分二因子互作效应对薇甘菊的生物量分配和繁殖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生长方式的薇甘菊对环境条件具有不同的生长与繁殖适应对策。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申时才,张玉华. 2011
[2]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体单位存活能力和植株表型可塑性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张玉华. 2013
[3]大湄公河次区域薇甘菊的防控技术. 张付斗,郭晋,徐高峰,申时才,岳英,木霖,张玉华. 2018
[4]不同生境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张玉华. 2013
[5]薇甘菊不同时期的营养繁殖及其生物量分配特征. 李天林,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张玉华. 2012
[6]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 徐高峰,岳英,申时才,郭晋,金桂梅,张付斗,张玉华. 2017
[7]薇甘菊化感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8]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9]异质环境下入侵植物薇甘菊的适应性与繁殖特性.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不同入侵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表型观测分析
作者:范泽文;郑凤萍;杨云海;杨韶松;张付斗;申时才;徐高峰;张志燕;钏丽;崔宇琛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性状;植物可塑性;酶活性;同质园试验
-
基于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土壤性质的有机茶身份辨识研究
作者:贾丽欣;双睿辰;邵金良;孟凡乔;吴迪
关键词:有机茶;δ~15N;δ~13C;土壤性质;判别模型
-
2种农作物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与生长的影响
作者:吴冉迪;葛丽清;张付斗;申时才;杨云海;杨韶松;郑凤萍;范泽文;高家乐;徐高峰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红薯;香茅草;克隆繁殖
-
白花金钮扣水提液对4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作者:杨轲欣;吴晓涵;郑凤萍;范泽文;吴冉迪;徐高峰;杨云海;张付斗;杨韶松;申时才
关键词:白花金钮扣;杂草;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施氮量对抚仙湖流域烟田氮磷流失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作者:杜彩艳;吴迪;李家逵;白继元;代快;李家瑞;何玉华;李江舟
关键词:抚仙湖流域;施氮量;氮磷流失;烤烟;氮素利用率
-
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吴迪;李家逵;白继元;李江舟;李家瑞;徐高峰;申时才;陈华;何玉华;代快
关键词:高原湖泊;施氮量;氮流失;烤烟;蚕豆秸秆;氮素利用率
-
甘薯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作者:马光宗;徐高峰;杨韶松;杨云海;张付斗;温丽娜;陶琼;申时才;叶敏
关键词:甘薯;萃取物;化感作用;抑制率;化感响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