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虹伶 1 ; 杨文建 1 ; 裴斐 1 ; 赵立艳 2 ; 安辛欣 2 ; 苏开美 3 ; 胡秋辉 1 ;
作者机构: 1.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松茸;白豆沙;曲奇饼干;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风味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6 期
页码: 128-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富含功能活性因子且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白豆沙和松茸粉代替传统低筋面粉制作新型松茸曲奇,从而丰富普通曲奇的风味成分,达到营养互补。实验在前期对原料的筛选及产品加工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松茸粉、普通曲奇和松茸曲奇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松茸粉、普通曲奇和松茸曲奇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为42、12种和25种。相比于普通曲奇,松茸曲奇的风味成分更丰富,特征风味成分主要为吡嗪类杂环化合物,分别为2-甲基吡嗪(2.98%)、2,5-二甲基吡嗪(3.72%)以及3-乙基-2,5-二甲基吡嗪(1.30%)。该产品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了新型风味特征的烘焙食品,由感官评价可知其更易被接受。
- 相关文献
[1]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的菌塘土壤微生态区系特征. 姚春馨,余萍,赵廷惠,自正权,王珍,鲁招弟,常艳,罗志强,田果廷. 2024
[2]云南省松茸产业初步研究. 赵琪,徐中志,张灵,戚淑威,李荣春. 2008
[3]2010年云南野生食用菌的产业形势分析. 赵永昌. 2010
[4]酸奶发酵和冷藏过程中品质评价及主要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魏光强,陈越,卓加珍,赵存朝,王雪峰,黄艾祥. 2019
[5]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发花前后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宁静,李健权,刘本英,郑红发,卢凤美,陈雷,刘振,叶升涛,黄浩,杨培迪,伍岗,杨阳. 2021
[6]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梁艳萍,董菲,黄文静,陈瑶,丁仁展,李坤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野生柳生金针菇和金针菇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作者: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关键词:系统发育;形态学;正交试验;驯化栽培
-
重要商品牛肝菌保育及虫害防治研究
作者:苏开美;马林;自正权;柴红梅;李云川;李树红
关键词:牛肝菌;保育;Bti;印楝素;双翅目虫害防治
-
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导致的侧耳属细菌病害
作者:柴红梅;张小雷;赵永昌;苏开美;陈卫民
关键词:假单胞菌属;食用菌病害;平菇
-
金耳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唐松明;何俊;张小雷;王丽;苏开美;李树红
关键词:金耳;产业化;栽培技术
-
干巴菌物种复合群与云南松形成的外生菌根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
作者:魏杰;杨岳;李树红;张小雷;苏开美
关键词:干巴菌;外生菌根;形态特征;云南松
-
云南楚雄毒蕈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和救治策略的调查分析
作者:姚群梅;余成敏;李朝宏;李祥虎;杜建平;苏开美
关键词:毒蕈中毒;流行病学特点;救治;楚雄
-
黑孢块菌与华山松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作者:苏开美;张小雷;李富民;李娥贤;李树红
关键词:黑孢块菌;华山松;显微结构;共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