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俊凤 1 ; 刘斌彬 1 ; 董占鹏 2 ; 余泉友 3 ; 鲁成 2 ; 陈义安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2.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3.重庆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家蚕;野桑蚕;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淀粉酶基因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9 年 52 卷 12 期

页码: 1338-1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著。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

  • 相关文献

[1]家蚕淀粉酶基因(Bmamy2)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特征和序列分析. 董占鹏,刘俊凤,刘彬斌,鲁成. 2008

[2]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云南野桑蚕进化分析. 张永红,邵榆岚,苏振国,刘敏,廖鹏飞,李平平,白兴荣. 2020

[3]云南野桑蚕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张永红,李平平,邵榆岚,倪婧,刘敏,白兴荣. 2023

[4]从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陈辉,范源洪,向余颈攻,蔡青,张亚平. 2003

[5]琥珀蚕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钟健,刘增虎,杨伟克,朱峰,董占鹏. 2017

[6]蓟马科部分种类mtDNA-COⅠ序列变异及系统发育分析. 沈登荣,宋文菲,袁盛勇,田学军,和绍禹,张宏瑞. 2014

[7]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玉米磷转运体家族基因(英文). 于丽娟,张玉东,KANG M S,DANIEL P Jeffers,陈秀华,徐春霞. 2018

[8]Chelex-100法提取甘薯小象甲DNA及云南地区甘薯小象甲的分子鉴定. 徐可成,董跃丽,杨子祥,韦永贵,黄琼,孙跃先. 2017

[9]野生柳生金针菇和金针菇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2022

[10]变灰青霉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康瑞萍,艾菲热·阿布都艾尼,周慧英,索菲娅,丁明亮. 2022

[11]濒危植物峨眉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赵秋燕,曹孟会,李新艺,周敏,魏春梅,张茜,瞿素萍,黄海泉,黄美娟. 2023

[12]基于形态特征研究滇南地区小蜜蜂的系统发育. 张祖芸,罗凌娟,赵洪木. 2022

[13]参与辣椒素合成的DnaJ基因家族全表达谱分析. Fang Fanfei,Liu Fawan,Yang Xian,Wan Hongjian,Kang Yunyan,刘周斌. 2020

[14]云南夏秋季家蚕病毒病高发原因与对策. 杨志刚. 2014

[15]不同浓度“绿利康”叶面肥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周春涛,田梅金. 2014

[16]新蚕区元阳县常见蚕病与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王永生. 2017

[17]家蚕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董占鹏,陈松,罗坤,沈正伦. 2002

[18]家蚕品种“春蕾×锡方”春季饲养试验. 朱水芬,廖鹏飞,罗顺高,陈松,杨文. 2014

[19]“喷施宝蚕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营养液”家蚕添食试验初报. 陈松,张金祥,朱水芬,王骁森. 2008

[20]提高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白兴荣,杨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