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成刚 1 ; 浦绍柳 1 ; 沐丽萍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勐海县格朗和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关键词: 普洱茶;TQM;PDCA循环
期刊名称: 云南科技管理
ISSN: 1004-1168
年卷期: 2009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36-38
摘要: 普洱茶生产企业有其特殊性,做好普洱茶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整个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普洱茶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笔者倡导全面质量管理(TQM)管理模式,它主要体现为研发、采购、制造、客服大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形成TQM的组织框架,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再以PDCA循环制度来进行有序性推动。
- 相关文献
[1]普洱茶(熟茶)中主要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许靖逸,邵宛芳,张俊,王文光,袁唯. 2010
[2]普洱茶泡腾片制备工艺研究. 李晚谊,杨亚玲,刘洪泉,刘谋盛,张尹. 2010
[3]多壁碳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混合吸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3种手性杀菌剂农药残留. 蒋明明,曾小娟,宋红坤,林涛,王继良,刘宏程. 2020
[4]普洱熟茶化学成分研究. 邹艳丽,董宝生,张伏全,何嵋,李聪,欧灵澄,何严萍. 2009
[5]大数据下的云南普洱茶市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焱,冯璐,李勃. 2020
[6]云南普洱茶市场预警机制的建构与创新. 张焱,冯璐,李勃. 2020
[7]黔湄系列品种与云南大叶种所制普洱茶的比较分析. 曹雨,韩丽,罗显扬. 2010
[8]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 梁名志,王丽,王立波,陈继伟,江凤琼. 2012
[9]从茶文化视角看《水摆夷风土记》. 陈红伟. 2021
[10]不同陈化年限普洱茶HPLC指纹图谱及年份判别. 刘兴勇,邵金良,陈兴连,林涛,汪禄祥,黎其万,刘宏程. 2015
[11]滇藏“茶叶之路”初探. 陈红伟. 2001
[12]云抗10号加工普洱茶工艺优化. 杨方慧,仝佳音,张艳梅,孙云南,汤海昆,夏丽飞. 2022
[13]云南勐海晒青毛茶产制概况. 陈红伟. 2000
[14]普洱茶茶膏传统制作工艺探讨. 陈继伟,何昆萍. 2009
[15]云南红花茶树资源调查简报. 陈红伟,汪云刚,陈勇,苏应春,李忠诚,鲁伟强,彭文君. 2015
[16]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王丽,邵金良,魏茂琼,林涛,刘兴勇,汪禄祥,梅文泉,刘宏程. 2016
[17]在普洱茶产地溯源中化学计量学工具的应用研究. 林昕,沙岭杰,兰珊珊,林涛,魏茂琼,和丽忠,刘宏程. 2015
[18]普洱茶发酵样品胞外酶提取方法的建立. 张冬莲,苏小琴,段双梅,崔超,马燕,刘本英,潘映红,赵明. 2014
[19]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氟虫腈及其类似物残留. 林涛,樊建麟,杨东顺,刀开云,李彦刚,刘宏程. 2015
[20]云南普洱茶产地及其历史变迁. 陈红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的差异
作者:张艳梅;仝佳音;郝连奇;杨方慧;赵碧;汤海昆;马玉青;夏丽飞;孙云南;浦绍柳
关键词:云南大叶种白茶;光质;萎凋
-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方成刚;杨高中;杨莹彪;张丽秋;陈霞;李连超;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藤条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
-
不同季节紫娟白茶香气组分探究
作者:许燕;孙云南;玉香甩;田易萍;浦绍柳
关键词:紫娟白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Zijuan);香气组分;不同季节
-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生态茶园种养复合模式研究
作者:吴成建;苏峰;方成刚;王建阳
关键词:生态;茶园;种养;复合;猪
-
云南勐海县主要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作者:郝连奇;浦绍柳;范承胜;张艳梅;董辉;蔡丽;伍岗;毕晓清
关键词:勐海;古茶园;土壤养分;分析
-
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作者:仝佳音;夏丽飞;杨方慧;张艳梅;马玉青;潘联云;方成刚
关键词:紫娟红茶;新工艺;摇青;顶空固相微萃取;香气成分
-
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作者:浦绍柳;范承胜;伍岗;蔡丽;邓少春;张艳梅;周玉忠;董辉;毕晓清;郝连奇
关键词:云南;古树茶;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