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薯大小及播种密度对马铃薯青薯9号种薯繁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凌云 1 ; 卢丽丽 1 ; 包丽仙 1 ; 李燕山 1 ; 梁淑敏 1 ; 李先平 1 ; 白建明 1 ; 潘哲超 1 ; 隋启君 1 ; 杨琼芬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播种密度;繁育;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12-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原种和一级种薯为材料,研究青薯9号种薯不同大小和播种密度对其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种繁育中,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一级种繁育中,出苗时间没有差异,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出苗率与原种繁育一致,而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出苗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原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薯块产量比种薯大小17.5~20.0 mm高,播种密度17.5万株/hm~2可获得最大薯块产量;一级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4.5万株/hm~2.(3)原种繁育中,获得最高薯块数量的最佳播种密度是17.5万株/hm~2;一级种繁育中,种薯大小45.0~55.0 mm和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7.5万株/hm~2则是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4)提高播种密度对增加中小薯个数占比具有促进作用,原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12.0株/hm~2、一级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6.0万株/hm~2时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中小薯数量比.(5)综合以上各因素,有利于青薯9号小整薯种植模式的种薯繁育最佳播种密度推荐为原种17.5万株/hm~2、一级种整薯和切块薯块9.0万株/hm~2.

  • 相关文献

[1]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包丽仙,蒋伟,尹自友,刘凌云,李先平. 2020

[2]南方冬作区马铃薯考察报告. 隋启君. 2012

[3]马铃薯种薯抹芽播种对产量的影响评价. 孙茂林,李树莲,周晓罡,丁玉梅,田志敏,董禄凤,计加富,谢维云. 2008

[4]滇东北大春马铃薯产业情况调研与分析. 姚春光,张磊,隋启君. 2015

[5]马铃薯脱毒种薯检验分级标准及合格种薯的繁育. 李云海,李先平. 1998

[6]播种密度、氮磷钾施肥比例对两系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蒋海玉,冯云生,王欣. 2010

[7]百合品种试验研究. 桂敏,熊丽,蹇洪英,吴旻. 2006

[8]播种密度、N肥用量及NPK比例与亚麻产量的关系. 刘其宁,符明联,吴学英,赵振玲,杜刚. 2006

[9]不同播种密度、不同N肥用量及不同NPK比例与亚麻产量的关系. 刘其宁,符明联,吴学英,赵振玲,杜刚. 2006

[10]减量分施钾肥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梅,曾庆凤,张琼,侯俊,张发奎,陈华,陈检锋,王志远,付利波,苏帆. 2018

[11]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差异. 张磊,邓丽红,徐宁生,潘哲超,李燕山,杨琼芬. 2020

[12]复合肥施用量对云薯902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鹏林,李明福,徐宁生,尹自友. 2019

[13]攀枝花市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孙强,白建明,李再胜,蒋加奇,补雪梅. 2021

[14]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张磊,徐宁生,潘哲超,杨琼芬,李燕山,包丽仙,白建明,李先平,隋启君. 2018

[15]云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冬作表现及种薯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李超,白建明,姚春光,包丽仙,梁淑敏,杨妍,隋启君. 2023

[16]滇西北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下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梁淑敏,张磊,和生鼎,杨群擎,李燕山,和平根,王绍林,王颖,杨琼芬,隋启君. 2017

[17]2010年广州冬种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刘晓津,方志伟,尹自友,庞万福,李庆全. 2011

[18]云南临沧脱毒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王立贵,李云海. 2001

[19]少耕覆盖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尹梅,刘自成,任齐燕,陈华,陈检锋,付利波,王志远,洪丽芳,苏帆. 2016

[20]不同种薯处理方式下云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休眠特性及休眠对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李超,白建明,姚春光,包丽仙,梁淑敏,杨妍,隋启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