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稻核心种质BC_1F_2代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树明 1 ; 曾亚文 1 ; 杜娟 1 ; 普晓英 1 ; 杨晓娟 1 ; 周国华 1 ; 邰丽梅 1 ; 张素华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核心种质;遗传变异;地方品种;形态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7 年 8 卷 02 期

页码: 127-1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昆明孕穗期平均温度18.1℃的自然低温下,以云南当家品种滇屯502和合系35作轮回亲本,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为供体亲本配制的杂种BC1F2(458份)为材料,按籼粳、稻作区进行云南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形态性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杂种BC1F2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结实率、实粒数、秕粒数、穗颈长等形态性状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平均多样性指数也较高。(2)籼粳间、稻作区间单一性状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 相关文献

[1]云南稻核心种质及其杂种后代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杨树明,罗曦,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邰丽梅,雷国方. 2009

[2]云南稻核心种质F_2世代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杨涛,普晓英,杜威,夏小环,普正贵,方晓东. 2008

[3]不同种源地云南稻核心种质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特征.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杜威,邰丽梅,杨涛,罗曦,王雨辰. 2008

[4]云南粳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易加洪,任雪莲. 2008

[5]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桂敏,张浩. 2006

[6]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与孕穗期耐冷性特点及关系分析.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易加洪,朱广彬. 2008

[7]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稻谷粒形性状的遗传变异.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靳祥,尹志涛,杨仕强. 2009

[8]云南省古茶树资源调查与分析. 蒋会兵,唐一春,陈林波,王平盛,蔡新,虞富莲,杨柳霞,王兴华,李崇兴,江鸿键,王本忠,段学良,李静,何月波,王东,李少峰,卜保国. 2020

[9]云南野生茶树的地理分布及形态多样性. 孙雪梅,黄玫,刘本英,李友勇,宋维希,马玲,汪云刚,王平盛. 2012

[10]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蒋会兵,矣兵,梁名志,王平盛. 2011

[11]云南主要野生、栽培茶树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季鹏章,王家金,李慧,詹春红,宋维希,朱兴正,刘大会,汪云刚,金航. 2014

[12]云南地方品种与玉米多样性中心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番兴明,徐春霞,吕宏斌,汪燕芬,陈洪梅,张建华,谭静,刘峰,段鸿飞,米艳华,杨晓洪,张培高. 2006

[13]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李自超,张洪亮,曾亚文,杨忠义,申时全,孙伟清,王象坤. 1999

[14]布朗族当前种植稻作地方品种的SSR位点多样性分析. 董超,徐福荣,杨文毅,张恩来,杨雅云,汤翠凤,阿新祥,戴陆园. 2011

[15]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糯性等位基因wx-xuanwei的分子特征. 武晓阳,隆文杰,陈丹,周国雁,杜娟,伍少云,蔡青. 2020

[16]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 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蔡青. 2019

[17]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籽粒淀粉品质特性研究. 陈丹,汤翠凤,董超,甘树仙,李俊,阿新祥,张斐斐,杨雅云,牛赛赛,戴陆园. 2021

[18]云南省水稻地方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瘟基因型分析. 张文龙,尚刚林,杨勤忠,李勇成,杨楠,陈俊丞,何平,陈恺茜,王云月,韩光煜. 2021

[19]云南稻核心种质F_2主要形态性状变异及地理生态研究. 杨树明,夏小环,曾亚文,杜娟,杨涛,普晓英,杜威,普正贵,方晓东. 2008

[20]云南茶树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蒋会兵,田易萍,陈林波,梁名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