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对铬的富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柴红梅 1 ; 汪禄祥 2 ; 和丽忠 2 ; 赵静 3 ; 黎其万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黑木耳;液体培养;袋栽;镉;富集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1003-8310

年卷期: 2012 年 05 期

页码: 4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食用菌对多种重金属都有富集特性,因此应更关注食用菌的栽培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中,选择了黑木耳的2株野生菌株YAASM1399、YAASM1402和2株栽培菌株YAASM2691、YAASM2692,测定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不同的条件下,摇瓶液态培养的菌丝体及袋料栽培的子实体中的Cd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质中Cd浓度的增加,菌丝体中的Cd浓度在极显著增加,而子实体中Cd浓度增加趋势较为平缓,培养基质中Cd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菌丝体中的Cd浓度是子实体中的10倍~20倍;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达到0.61 mg.kg-1时,只有菌株YAASM2692的子实体中Cd浓度为0.74 mg.kg-1,其它菌株子实体中的Cd浓度均已超过国家卫生要求标准1.0 mg.kg-1。

  • 相关文献

[1]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铅、镉、砷、铜、锌和铬. 和丽忠,杜丽娟,严红梅,陈锦玉,黎其万. 2012

[2]5个蓖麻品种对土壤中镉富集的差异. 王沛琦,高梅,刘旭云,胡学礼,代梦媛,李文昌. 2021

[3]铁皮石斛种子液体静置培养及其对离体植株生长的影响. 董志渊,李林玉,马维思,杨斌,王馨,严世武,杨丽英. 2020

[4]黑木耳“高原云耳1号”选育报告. 姚远,王晖,孙达锋,陈晓艳,孙跃明,罗瑞,王英会,田果廷. 2019

[5]黑木耳对铅中毒大鼠促排铅作用的研究. 黄兹英,黎其万,王继良,和丽忠,王伟. 2015

[6]黑木耳野生及栽培菌株对重金属Cd的耐受与富集. 柴红梅,汪禄祥,和丽忠,赵静,黎其万,赵永昌. 2013

[7]云南省黑木耳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汪禄祥,和丽忠,严红梅,陈锦玉,杜丽娟,黎其万. 2012

[8]2种判别方法对黑木耳产地分类的比较研究. 杜丽娟,严红梅,陈锦玉,汪禄祥,邵金良,和丽忠. 2015

[9]黑木耳‘高原云耳3号’的选育报告. 姚春馨,田果廷,王晖,姚远,孙跃明. 2022

[10]黑木耳'高原云耳2号'的选育. 姚春馨,王晖,姚远,孙跃明,田果廷. 2021

[11]工业大麻“云麻2号”对重金属Pb、Cu和Cd富集特征的研究. 许艳萍,陈璇,郭孟璧,张庆滢,邓剑川,杨明,郭鸿彦. 2015

[12]元江普通野生稻后代镉分布特点及镉积累动态变化规律. 曾民,陈佳,李娥贤,殷富有,王玲仙,曾黎琼,郭蓉. 2022

[13]土壤调控剂与硅肥配施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及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邓晓霞,黎其万,李茂萱,陈璐,张文波,杜丽娟,刘贤金,卢海燕,米艳华. 2018

[14]不同玉米品种对Cd、Pb、As积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 杜彩艳,余小芬,杜建磊,毛妍婷,段宗颜,包立,张乃明,陈军. 2019

[15]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和吸收Cd影响研究. 杨昆,杜彩艳,段宗颜,王润. 2017

[16]利用柚子皮渣吸附扇贝加工废弃溶液中镉的研究. 李云翰,毛伟杰,张素芳. 2017

[17]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甘蔗中镉、铅方法探索. 马娟,张跃彬,高欣欣,邓军,李复琴,樊仙,刀静梅. 2018

[18]云南省主要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调查. 黄晨阳,陈强,赵永昌,张金霞. 2010

[19]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Pb,Cd的条件优化. 杜丽娟,严红梅,和丽忠,邵金良,樊建麟,杨芳,陈锦玉. 2014

[20]三七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富集特性研究. 李子唯,杨野,崔秀明,廖沛然,葛进,王承潇,杨晓艳,刘大会.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