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丹 1 ; 王洪媛 1 ; 胡万里 2 ; 杨虎德 3 ; 徐钰 4 ; 马兴旺 5 ; 赵沛义 6 ; 刘宏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5.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6.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地膜厚度;土壤环境;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残膜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293-3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 相关文献

[1]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明冬,胡万里,耿运江,董合干,秦晓辉. 2015

[2]羊肝菌发生区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研究. 赵永昌. 1998

[3]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张丹,付斌,胡万里,翟丽梅,刘宏斌,陈安强,盖霞普,张亦涛,刘剑,王洪媛. 2017

[4]基于整合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特征. 莫艳芳,申云鑫,贺彪,施竹凤,唐加菜,杨童雨,翟恒,韩天华,陈齐斌,杨佩文. 2024

[5]云南滇中地区钾肥肥效研究初报. 苏帆,洪丽芳. 1990

[6]元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保护. 龙会英,张德,杨顺林. 2004

[7]氮肥减量施用对玫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影响. 刘华波,陈华,付利波,尹梅,陈检锋,洪丽芳. 2014

[8]免耕覆盖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陈检锋,陈华,付利波,王志远,洪丽芳,苏帆,尹梅. 2020

[9]植物活性蛋白在云南旱地小麦上的应用. 刘俊,孟国忠,万丽花,黄惠,黄荣松,郜胜涛,周永琼,尹梅. 2020

[10]云南油烟轮作区油菜缓释肥施用技术模式研究. 陈华,李庆刚,余绍伟,陈检锋,尹梅,王志远,付利波. 2019

[11]罗平县油菜机械化播种经济效益分析. 吴进明,雷元宽,李根泽,符明联,杨天沛. 2012

[12]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燕山,肖石江,王晓瑞,梁淑敏,高森,普红梅,张磊,吴琼芬,隋启君. 2020

[13]咖啡—龙眼高效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龙会英,沙毓沧,段曰汤,张德. 2000

[14]2CZX-2型甘蔗种植机在云南蔗区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陈建国,张跃彬,杨洪昌,樊仙,方志存,李俊,郭家文. 2015

[15]氮钾肥用量和栽培密度对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3产量的影响. 李燕山,姚春光,卢丽丽,尹自友,杨琼芬,白建明,隋启君. 2012

[16]家蚕4~5龄期喂饲高湿桑叶对饲育成绩的影响. 范永慧,李继娅,刘敏. 2022

[17]水旱轮作下穗肥氮用量对机插粳稻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分析. 龙瑞平,张朝钟,戈芹英,万卫东,王勤,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杨从党. 2022

[18]不同生态环境木薯高产高效栽培分析. 赵大伟,宋记明,刘炜林,孟凡来,邓国军,黄兴粉. 2021

[19]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也要讲求经济效益. 杨庆贵,李艳,张萍,李宇,张聪. 2006

[20]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邓军,刀静梅,樊仙,陈建国,李如丹,高欣欣,彭秋连,李复琴,沈石妍,张跃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