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越 1 ; 陈玲 1 ; 钟巧芳 1 ; 张敦宇 1 ; 李娥贤 1 ; 王文心 2 ; 王波 1 ; 王玲仙 1 ; 柯学 1 ; 程在全 1 ; 肖素勤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2.元江县植保植检站
关键词: InDel分子标记;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籼粳;褐飞虱;籼型基因频率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35-5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与籼粳基因型的关系,为今后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褐飞虱抗性材料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法及InDel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来自云南省10个地州(市)40个县(区)的176份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及籼粳类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粳基因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籼粳分化明显,InDel分子指数法划分的7种籼粳类型在176份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中均有出现,其中典型籼稻28份、籼稻84份、偏籼5份、中间型6份、偏粳2份、粳稻26份、典型粳稻25份。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初步从176份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中筛选出45份抗褐飞虱种质,其中安南谷(普洱市)和老来红(西双版纳州)对褐飞虱表现为抗,其他43份资源均表现为中抗;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型基因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345,P<0.01),45份抗褐飞虱的资源中除糯谷(临沧市,Fi=0.13)为粳稻外,其他资源均为籼型基因频率>0.60的籼型稻(典型籼稻、籼稻和偏籼)资源。【结论】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的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型基因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法筛选出对褐飞虱表现出抗性的45份资源中有2份(普洱市的安南谷和西双版纳州的老来红)表现为抗,可作为培育抗褐飞虱品种的亲本材料,以丰富云南的抗褐飞虱种质资源。
- 相关文献
[1]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功能成分含量差异及评价. 杜娟,杨加珍,杨晓梦,杨涛,李霞,普晓英,刘建伟,曾亚文. 2018
[2]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功能成分含量差异及评价. 杜娟,杨加珍,杨晓梦,杨涛,李霞,普晓英,刘建伟,曾亚文. 2018
[3]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的再生力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李自超,李华俊,王象坤,陈德兵,罗龙. 2002
[4]2008年广西北部湾稻区稻飞虱初迁入过程分析. 沈慧梅,陈晓,胡高,程遐年,张孝羲,翟保平. 2011
[5]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 顾凡,陈玲,陈越,赵昶灵,肖素勤,程在全. 2020
[6]云南稻飞虱冬季虫源考察. 中日稻飞虱越冬考察组,陶耀明. 2000
[7]亚致死剂量烯啶虫胺对褐飞虱体内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张洁,秦小娃,袁凤辉,刘杰,黄婕,张润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作者:李荣欣;刘丽;钟巧芳;杨和生;杨顺发;肖素勤;赵白英;李金璐;陈玲;彭钰婷;李宗鼎;刘梅芳;程在全;殷富有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云南西部地区;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白叶枯病抗性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类黄酮3′-羟化酶及其在大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炜;景兴怀;杨涛;陈佳;普晓英;杨晓梦;李娥贤;李霞;杨丽娥;曾亚文
关键词:类黄酮3′-羟化酶(F3′H);黄酮;代谢;大麦(Hordeum vulgare L.)
-
青蒿中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相关序列分析
作者:钟静;李婷婷;韩天华;李学卫;尹跃艳;陈越;马文广;丁铭
关键词:番茄斑萎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青蒿;复合侵染
-
云南烟草产区辣椒脉斑驳病毒的调查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陈越;韩天华;马文广;钟静;尹跃艳;赵丽玲;李婷婷;丁铭
关键词:辣椒脉斑驳病毒;云南;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cp基因
-
云南大花蕙兰复合感染的ORSV和CyCMV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作者:金晓香;姚俊汐;尹跃艳;李婷婷;郭淼;钟静;和寿星;陈越;和家卫;鄢波;丁铭
关键词:大花蕙兰;齿兰环斑病毒;建兰褪绿花叶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复合侵染
-
灵芝β-葡寡糖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探究
作者:姜斯琪;张劲松;冯杰;李树红;李娥贤;刘利平;刘艳芳
关键词:灵芝;β-葡寡糖;CACO-2细胞;抗炎;NF-ΚB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