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丽红 1 ; 李康 1 ; 王显助 1 ; 普特 1 ; 史晶 1 ; 詹俊杰 1 ; 叶敏 1 ; 王凯博 2 ;
作者机构: 1.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单萜酚;酰胺;抑菌活性;琥珀酸脱氢酶;分子对接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4 期
页码: 699-7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寻找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本研究将天然单萜酚类化合物香芹酚和百里香酚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药效团拼合,设计并合成了30个酰胺类杂合分子,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等确认.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较好,其中7e(N-(4-羟基-5-异丙基-2-甲基苯)-3-甲基噻吩-2-酰胺)的活性最高,对茄链格孢菌和灰葡萄孢的EC50值分别为3.28和15.06μg/mL,且7e与啶酰菌胺之间没有交互抗性.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测定表明,7e对灰葡萄孢敏感、抗性和B-P225F突变菌株的SDH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7e与野生型和突变型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BcSDH)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推测7e是潜在的新型SDHI,其与啶酰菌胺之间对菌株SDH抑制活性的差异和与野生型和突变型BcSDH之间结合模式的差异,可能是二者之间没有交互抗性的原因.
- 相关文献
[1]五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与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模式及抗性机制分析. 陶丽红,李佳俊,夏美荣,李康,范黎明,苏发武,吴文伟,王凯博,叶敏. 2021
[2]烟酰胺类化合物与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的分子对接研究. 王凯博,杨云海,姜珊珊,吴文伟,何成兴,吴永丽,杨维剑. 2018
[3]放线菌发酵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李家瑞,李铭刚,杨佩文,李一青,刘树芳,崔晓龙,尚慧,文孟良. 2006
[4]对稻瘟病表现抑制活性放线菌的筛选. 杨佩文,欧敏功,尚慧,李一青,刘树芳,李铭刚,崔晓龙,李家瑞,文孟良. 2006
[5]四种植物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抑菌活性研究. 张焱珍,肖志新,浦勇,郭应成,尚慧,李家瑞,杨佩文,周会明,冯继明. 2014
[6]77种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张焱珍,潘俊,尚慧,杨佩文,李晚谊,李家瑞. 2011
[7]MTT比色法测定烟酰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普特,杨云海,王凯博,叶敏,范黎明,付立新,苏发武,查友贵. 2019
[8]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郭孟璧,郭蓉,郭鸿彦,张庆滢,陈璇,许艳萍,杨若菡,杨明. 2019
[9]五种芳香植物精油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分析. 陈永对,朱海滨,胡占军,杨义,吴阔,董家红,张仲凯. 2019
[10]雪莲果茎叶萃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倪婧,李彪,施蕊,王金华,熊智. 2013
[11]苦参凝集素蛋白基因的分离克隆(英文). 马志刚,鄢波,黄兴奇,王铃仙,曾仲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致远;王凯博;陈思霖;赵碧;申时全
关键词: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
-
优化古树秋茶干茶中粗蛋白的提取方法与实际应用
作者:杨方慧;仝佳音;李晓静;王凯博;刘本英;邹茜
关键词:古树茶;粗蛋白质;蛋白质提取;价值化利用
-
茶叶活性成分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脂质代谢
作者:杨恺清;王凯博;陈思霖;赵碧;申时全
关键词:茶;活性成分;肠道菌群;脂质代谢;肥胖
-
抑霉唑、咪鲜胺与指状青霉CYP51的结合模式及交互抗性机制分析
作者:李康;肖春;严飘;陶丽红;李佳俊;吴文伟;叶敏;王凯博
关键词:指状青霉;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抑霉唑;咪鲜胺;交互抗性
-
甘薯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作者:马光宗;徐高峰;杨韶松;杨云海;张付斗;温丽娜;陶琼;申时才;叶敏
关键词:甘薯;萃取物;化感作用;抑制率;化感响应指数
-
五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与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模式及抗性机制分析
作者:陶丽红;李佳俊;夏美荣;李康;范黎明;苏发武;吴文伟;王凯博;叶敏
关键词: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杀菌剂;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结合模式;抗性机制
-
苦荞提取物的化感作用及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马光宗;杨云海;徐高峰;杨韶松;张付斗;申时才;叶敏
关键词:苦荞;提取物;化感作用;抑制率;化感响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