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游离小孢子的培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玲仙 1 ; 付坚 1 ; 尹明 2 ; 张敦宇 1 ; 郭怡卿 1 ; 罗利军 1 ; 程在全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杂交后代;游离小孢子培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959-19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与栽培稻合系35杂交后代具有优良性状,但这些性状往往疯狂分离,很难稳定。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能将某一优异性状稳定下来,在短时间内培育成为稳定的纯系。本试验选取具有优良性状杂交后代材料的花粉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在10℃低温处理13 d后,于添加了Ficoll和活性炭的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6 d的花粉中成功地培养出高活性的小孢子,并诱导出愈伤组织。同时摸索了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游离小孢子培养的预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分和愈伤诱导的物理化学条件等,建立了栽培稻和野生稻杂交后代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为培育具有野生稻优良性状的DH株系,加快水稻育种速度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李维薇,蔺忠龙,白现广,吕广磊,程在全. 2009

[2]水稻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王玲仙,蔺忠龙,白现广,吕广磊,付坚,殷富有,黄兴奇,程在全. 2009

[3]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Ⅰ.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群体构建与SSR分子标记鉴定. 陆鑫,毛钧,刘洪博,刘新龙,马丽,苏火生,蔡青. 2012

[4]甘蔗与滇蔗茅杂交后代F_1、BC_1表型和GISH分析. 林秀琴,陆鑫,刘新龙,毛钧,字秋艳,刘洪博,李忠磊,李旭娟,徐超华,李纯佳,蔡青. 2017

[5]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Ⅰ.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群体构建与SSR分子标记鉴定. 陆鑫,毛钧,刘洪博,刘新龙,马丽,苏火生,蔡青. 2012

[6]百合杂交后代ISSR鉴定. 吴学尉,崔光芬,吴丽芳,张艺萍,明军,王杰,王继华. 2009

[7]普通野生稻杂交后代抗白叶枯病鉴定筛选. 殷富有,李维蛟,郭怡卿,张敦宇,黄兴奇,程在全. 2010

[8]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杂交后代BC_1核型分析. 林秀琴,陆鑫,毛钧,刘新龙,刘洪博. 2015

[9]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I.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1群体构建与SSR分子标记鉴定. 陆鑫,毛钧,刘洪博,刘新龙,马丽,苏火生,蔡青. 2012

[10]普通野生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QTL定位. 刘家富,奎丽梅,朱作峰,谭禄宾,王桂娟,黎其万,束继红,孙传清. 2007

[11]关于亚洲栽培稻演化的探讨. 张尧忠,徐宁生. 1995

[12]云南水稻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张尧忠,徐宁生,曾黎琼,松岗诚,伊势一男. 2001

[13]元江普通野生稻后代镉分布特点及镉积累动态变化规律. 曾民,陈佳,李娥贤,殷富有,王玲仙,曾黎琼,郭蓉. 2022

[14]云南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组织培养的研究. 张尧忠,宋令荣,赵永昌,戴陆园,鄢波,黄兴奇. 2001

[15]云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晏慧君,付坚,李俊,黄兴奇,王玲仙,程在全. 2006

[16]中国普通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宋玥,李飞,王君瑞,乔卫华,王新华,徐志健,吕树伟,汤翠凤,王记林,刘文强,朱业宝,郑晓明,杨庆文. 2020

[17]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杨庆文,戴陆园,时津霞,张万霞,任军方,苗晗. 2004

[18]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群体籼粳分化的SSR分析. 李亚莉,杨晓曦,赵丰萍,许明辉. 2006

[19]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稻瘟病菌无毒基因鉴定与分析. 董丽英,刘沛,刘树芳,张先闻,杨勤忠. 2023

[20]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王琳,戴陆园,吴丽华,杨庆文,徐福荣,余腾琼,汤翠凤.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