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彩艳 1 ; 段宗颜 1 ; 潘艳华 1 ; 雷宝坤 1 ; 胡万里 1 ; 付斌 1 ; 陈安强 1 ; 陈拾华 1 ; 杨艳鲜 1 ; 金桂梅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苗期;干旱胁迫;保护酶活性;植株生长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5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124-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个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云瑞47(抗旱性强)和云瑞88(抗旱性弱)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重度干旱胁迫(SS)3个干旱处理和正常灌水(CK),研究了干旱胁迫对2个玉米品种苗期株高、叶面积、生物量、根冠比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及其生理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抑制2个玉米品种苗期植株生长,导致植株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少、整株生物量显著下降,根冠比增加,且抗旱性弱的品种云瑞88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高于抗旱性强的品种云瑞47。(2)干旱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MS处理下达到最高。与CK相比,云瑞47叶片SOD、POD和CAT分别增加了27.04%、16.95%和19.13%;云瑞88叶片SOD、POD和CAT分别增加了22.55%、11.20%和12.64%;(3)干旱胁迫增加了2个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云瑞47(耐旱性强)叶片MDA变化幅度小于云瑞88(耐旱性弱),尤其SS处理下云瑞88的MDA积累量是云瑞47的1.31倍。云瑞47的各生理参数比云瑞88受旱影响小,干旱胁迫下仍具有较强的保护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是云瑞47适应干旱环境的主要生理原因。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下AM真菌对苍术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张霁,郭兰萍,刘大会,黄璐琦. 2010

[2]干旱胁迫对持绿性甘蔗细茎野生种叶片生理和生物量的影响. 边芯,郎荣斌,桃联安,董立华,经艳芬,俞华先,安汝东,周清明,孙有芳. 2017

[3]PEG模拟干旱胁迫对芥菜苗期的影响. 李卫芬,刘发万,林丽飞,秦荣,李帆,赵丹丹. 2015

[4]云南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杜彩艳,段宗颜,张乃明,丘学礼,胡万里,陈安强,付斌,潘艳华,余小芬,陈拾华,杨艳鲜. 2015

[5]不同配方基质对枳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杨帆,郭莉娜,王自然,付小猛,董美超,闫素云,高俊燕,周东果. 2024

[6]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比较. 左应梅,张金渝,杨维泽,杨绍兵,许宗亮,杨天梅,杨美权. 2014

[7]甘蔗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研究. 樊仙,全怡吉,杨绍林,李如丹,邓军,张跃彬. 2022

[8]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非洲菊苗期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段玉云,桂敏,曾黎琼,程在全. 2008

[9]11个甘蔗品种苗期抗螟虫性评价. 罗志明,尹炯,黄应昆,李文凤,王晓燕,张荣跃,单红丽,仓晓燕,李婕. 2019

[10]腾冲市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因素及药剂防治. 赵玉虎,马艳清,柳树国,徐胜涛,杨群辉,杨明英,杨佩文,张庆. 2018

[11]转入抗旱主效基因水稻苗期抗旱特性鉴定. 肖俊青,世荣,苏振喜. 2016

[12]缅甸引进稻种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 杜家会,董超,汤翠凤,徐福荣,张斐斐,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戴陆园. 2012

[13]芥菜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研究. 李卫芬,秦荣,刘发万,李帆. 2013

[14]云南8个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杜彩艳,段宗颜,王建新,张乃明,杨志新,雷宝坤,胡万里,陈拾华,潘艳华. 2014

[15]番茄根结线虫分离和苗期接种方法研究. 张绍松,李成云,周晓罡,丁玉梅,孙茂林. 2008

[16]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华慧,辜琼瑶,黄平,涂建,刘晓利,张洪亮,李自超,陈忆昆,张云. 2014

[17]苗期不同基因型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与评价研究. 李华慧,辜琼瑶,黄平,奎丽梅,涂建,张洪亮,卢义宣,张云,陈忆昆. 2014

[18]蚕豆抗锈病鉴定方法的改进及资源筛选. 于海天,王丽萍,杨峰,胡朝芹,何玉华,吕梅媛. 2020

[19]马铃薯抗旱相关表型效应分析与抗旱指标初探. 姚春馨,丁玉梅,周晓罡,董禄凤,孙茂林. 2012

[20]PEG的渗透调节作用在药用植物干旱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张霁,赵青红,郭兰萍,黄璐琦,刘大会,金航,周洁,杨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