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稻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与籼粳亚种间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娟 1 ; 曾亚文 1 ; 张云孙 2 ; 普晓英 1 ; 杨树明 1 ; 杨晓娟 1 ; 邰丽梅 1 ; 郭云周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云南大学科学技术处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耐低磷特性;籼粳分类;核心种质;云南稻种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

ISSN: 1672-2175

年卷期: 2007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135-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6.26mg/kg和40mg/kg条件下对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进行形态性状与籼粳亚种鉴别性状间的耐低磷特性研究,以明确籼粳亚种及其中间型耐低磷特性有无明显差异以及耐低磷特性和籼粳分化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分蘖力、相对有效穗、相对总干物质量和相对地下干物质量4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可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强弱评价的理想指标;低磷胁迫下耐低磷指标性状可作为水稻磷高效基因型筛选指标。(2)云南稻核心种质由95份籼、178份偏籼、85份偏粳和190份粳稻组成,籼粳亚种间平均耐低磷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相对分蘖力、有效穗、地下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籼、偏籼、偏粳、粳,耐低磷能力随程氏指数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云南稻核心种质6个籼粳分类性状和耐低磷指标性状多数呈显著负相关,耐低磷特性和籼粳分化密切相关。

  • 相关文献

[1]云南稻核心种质光壳稻耐低磷特性研究.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凌青. 2006

[2]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杨晓娟. 2006

[3]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生态差异.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 2006

[4]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不同生态群间分蘖初期耐热性鉴定. 申时全,曾亚文,杨忠义,陈于敏,李自超,王象坤,张洪亮,李华俊. 2001

[5]云南籼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朱广彬,易加洪. 2007

[6]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光温反应型与早中晚稻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李自超,文国松,张洪亮,李华俊,王象坤. 2002

[7]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的再生力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李自超,李华俊,王象坤,陈德兵,罗龙. 2002

[8]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申时全,曾亚文,李自超,张宏亮,杨忠义,王象坤. 2001

[9]云南稻种核心种质抗旱性研究. 申时全,曾亚文,李自超,杨忠义,张洪亮,王象坤,李华俊. 2001

[10]云南光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曾亚文,徐福荣,申时全,邓家有. 2000

[11]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才宏伟,王象坤,程侃声,张尧忠. 1992

[12]云南粳稻耐低磷特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周国华,崔虹. 2007

[13]合系35x老来红联合世代耐低磷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研究.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崔虹,王雨辰,罗曦. 2008

[14]合系35×老来红联合世代耐低磷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研究.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崔虹,王雨辰,罗曦. 2008

[15]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研究云南籼稻核心种质BC_3F_2不同群体间耐低磷差异.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 2011

[16]籼粳稻区云南稻种耐冷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徐福荣,张金渝,普正贵. 2000

[17]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种耐冷性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徐福荣,叶昌荣,王莉花,沈锐. 2000

[18]云南稻种耐冷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曾亚文,徐福荣,申时全,杨忠义,叶昌荣,邓家有. 1999

[19]云南稻种主要性状多样性分布中心及其规律研究. 曾亚文,李自超,杨忠义,王象坤,申时全,张洪亮,陈于敏. 2000

[20]云南稻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研究. 余功新,戴陆园,张端品,谢岳峰,陈勇,廖新华.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