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小麦秆锈病越冬初菌源地的发现及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远银 1 ; 姚平 1 ; 毕云青 2 ; 杨家秀 3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所

2.云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3.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小麦;秆锈病;新初菌源地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1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294-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1~1998年,通过反复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并结合我国40余年小麦秆锈病的自然流行及近几次局部流行资料,对滇、川、湘、鄂、豫诸省的小麦秆锈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元谋县海拔1000~1200m坝区,11月至元月为秆锈病流行盛期,重病田严重度高于80%,病情指数亦在80以上;海拔1500-2000m山地,秆锈病在夏季发生,接着,危害漏割晚分孽和自生麦,完成病菌周年循环。元谋县毗邻地区四川梁山州南部及东南部,秆锈病发生盛期在2~4月,亦能产生大量夏孢子菌源。以上地区是造成目前我国中、西部省份秆锈病流行的重要初菌源基地。

  • 相关文献

[1]我国小麦秆锈病越冬初菌源地的发现及验证. 朱桂清,姚平,毕云青,杨家秀. 2001

[2]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在云南的应用与评价. 杨木军,顾坚,周金生,田玉仙,刘琨,李绍祥,李政芳,杨和仙. 2002

[3]优质旱地小麦品种“云麦42”的高产稳产性. 刘丽,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杨金华. 2000

[4]云南省小麦育种进展及发展策略. 于亚雄,杨延华,刘 丽,杨金华,徐俊萍,余荣芝,胡银星,程耿. 2000

[5]不同小麦品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根系性状及产量的研究. 王志伟,乔祥梅,程加省,宗兴梅,丁礼云,和立宣,杨金华,胡银星,程耿,黄锦,于亚雄. 2016

[6]小麦新品种“云选11-12”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栽培技术. 胡银星,刘丽,于亚雄,程耿,杨金华. 2004

[7]云南铁壳麦、地方和历史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刘丽,勾宇宏,于亚雄,杨金华,程家省,胡银星,程耿. 2010

[8]小麦营养与旌肥. 王江民. 2004

[9]云南省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于亚雄,陈坤玲,刘丽,胡银星,杨金华,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2000

[10]云南小麦隐性自然灾害成因及防控途径分析. 程加省,于亚雄,杨金华,王志伟,胡银星,程耿,龚尔聪. 2012

[11]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杨木军,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周金生,刘大钧,陈佩度. 2006

[12]小麦新品种“云麦53”的选育. 施立安,于亚雄. 2009

[13]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丁明亮,赵佳佳,周国雁,李宏生,崔永祯,赵红,伍少云,杨木军,郑军,李绍祥. 2018

[14]云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 毕云青. 2018

[15]小麦抗条锈基因及我国主要生产品种在云南的田间抗性表现. 杨子林,杨莲,顾中量,吉勇,韦丽莉,张翼亮,张培花,宋文宏,张庆,赵剑锋,刘太国. 2015

[16]滇中粮食高产区基于土壤N_(min)测试下小麦氮肥推荐的研究. 肖焱波,金航,段宗颜,苏凡. 2006

[17]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李绍祥,顾坚,刘琨,田玉仙,杨和仙,杨木军,倪中福. 2009

[18]水旱轮作制下蚕豆/小麦间作对小麦锰吸收的影响. 鲁耀,赵平,郑毅,汤利,董艳. 2010

[19]云南不同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相关性状的分子辅助鉴定. 周国雁,伍少云. 2014

[20]高原麦区小麦核不育系C49S-87与恢复系中后期生长发育进程比较. 顾坚,杨木军,田玉仙,杨和仙,刘琨,周金生.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