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伟 1 ; 周家武 2 ; 李静 2 ; 胡凤益 2 ; 徐鹏 2 ; 邓先能 2 ; 王荔 1 ; 陶大云 2 ;

作者机构: 1.云南农业大学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黑色颖壳;长雄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分子定位;Bh-4(t)

期刊名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5471

年卷期: 2010 年 35 卷 03 期

页码: 186-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具有黄色颖壳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具黑色颖壳的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后用RD23回交,获得颖壳颜色有分离的1个BC6F1定位群体.对该群体研究发现,颖壳颜色符合1(黑色)∶1(黄色)的分离比例,表明长雄野生稻黑色颖壳性状是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微卫星标记做基因型分析,将控制黑色颖壳的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RM1155-RM1142之间,暂时命名为Bh-4(t).

  • 相关文献

[1]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2]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4

[3]温度对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6

[4]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 2012

[5]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 刘仕琴,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陶大云. 2009

[6]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 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张玉华. 2011

[7]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何奕霏,秦世雯,张石来,黄光福,张静,杨勤忠,胡凤益. 2021

[8]水稻苗期叶片白化转绿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邓伟,李小林,张锦文,徐雨然,谷安宇,年伟,董阳均,陈赟娟,胡建. 2013

[9]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杨勤忠,林菲,冯淑杰,王玲,潘庆华. 2009

[10]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张尧忠,IDA,飞田哲,仙北俊弘,长峰司. 2000

[11]类重金属ATP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李程鹏,孙一丁,刘辉,曾千春,王炎炎,马继琼,杨奕,许明辉. 2016

[12]普通野生稻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邓伟,陈赟娟,李荣波. 2011

[13]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 李程鹏,孙一丁,刘辉,曾千春,王炎炎. 2015

[14]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才宏伟,王象坤,程侃声,张尧忠. 1992

[15]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研究. 陶大云,徐鹏,胡凤益,杨友琼,李静,周家武,MontyP.JONES. 2002

[16]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陶大云,徐鹏,李静,杨友琼,周家武,胡凤益,Monty P.JONES. 2003

[17]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周家武,杨友琼,邓先能. 2003

[18]栽培稻种间杂交改良云南粳稻品种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周家武,李静,邓先能. 2005

[19]非洲栽培稻形态生理及与亚洲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 杨江主,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 1997

[20]栽培稻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研究. 胡凤益,陶大云,杨友琼,徐鹏,李静,周家武.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