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雪梅 1 ; 闫帮国 1 ; 赵广 1 ; 史亮涛 2 ; 刘刚才 1 ; 方海东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土壤微生物;植物-土壤反馈;气候变化;车桑子
期刊名称: 植物生态学报
ISSN: 1005-264X
年卷期: 2017 年 41 卷 03 期
页码: 311-3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了解不同气候下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利于理解未来温度变化下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该文以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为研究对象,从云南省元谋县两个海拔区采集车桑子根际土壤样品,并设定相应的两个温度处理,通过微生物灭菌和接种处理,测定了车桑子叶片养分及其所在的土壤特性,研究了温度、微生物及温度与微生物的交互作用对车桑子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分析其N、P养分特征与土壤特性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灭菌处理,两个海拔区的土壤微生物对车桑子养分吸收都有促进作用,对P的促进作用极为显著。温度对车桑子C、N、P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但温度与微生物的交互作用对车桑子的C、N、P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影响。这种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在接种高海拔区土壤微生物的处理中,温度没有显著影响车桑子的C、N、P化学计量特征,而在接种低海拔区土壤微生物的处理中,相比于高温条件,低温显著抑制了车桑子对N、P的养分吸收。土壤微生物对养分吸收的促进作用可能源于其中有益微生物(如丛枝菌根真菌)的直接促进作用,而并非是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养分循环过程。由于接种微生物处理使车桑子从土壤中吸收了更多的N、P,从而使该处理的土壤有效N、P显著低于灭菌处理。在元谋干热河谷未来气温变凉的情况下,由于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反馈作用,该区车桑子的生长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 相关文献
[1]车桑子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性状对氮磷浓度的响应差异.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2]水分和种植密度对干热河谷车桑子生长性状及种内相互关系的影响. 王雪梅,闫帮国,史亮涛,刘刚才. 2020
[3]干热河谷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王雪梅,刘泉,闫帮国,赵广,刘刚才. 2019
[4]元谋干热河谷车桑子种子休眠与萌芽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王雪梅,闫帮国,刘刚才,方海东. 2016
[5]立体栽培模式下三七种植土壤微生物、酶活特征及对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廖沛然,崔秀明,蓝磊,陈卫东,王承潇,杨晓艳,刘大会,杨野. 2015
[6]白肉灵芝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姚春馨,梁明泰,马渊浩,刘家迅,张绍松,陈霞,田果廷. 2022
[7]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魏加弟,王永芬,何翔,杨佩文,俞艳春,郑泗军,徐胜涛. 2022
[8]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刘倩,左应梅,杨绍兵,杨天梅,徐福荣,张金渝. 2019
[9]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义林,李坤,李建查,潘志贤,史亮涛,刘小刚,方海东,岳学文. 2024
[10]魔芋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敏,裴卫华,董家红,潘开华,吴德喜,余磊. 2018
[11]三七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消减技术研究. 杨建忠,官会林,刘大会,孙玉琴,韦美丽,王勇. 2016
[12]烤烟施用菜籽饼后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张晓海,杨春江,王绍坤,陈发荣,刘宝泉,张晓林,和丽忠,陈锦玉,樊永言. 2003
[13]原烟中性致香成分与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朱海滨,严君,董石飞,徐洁,周晓罡,刘志兵. 2013
[14]转基因植物种植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生态变化及其外源基因的分子检测. 周晓罡,张绍松,李成云,李进斌,陈艳,黄兴奇. 2005
[15]西南地区红花龙胆分布格局模拟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沈涛,张霁,申仕康,赵艳丽,王元忠. 2017
[16]云南高原湖泊水葱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特征及影响因子. 赵飘,刘振亚,王娜,牛孟莹,艾静,肖德荣,王行. 2022
[17]建设世界作物园、保护未被充分利用作物. 陶大云,陈秀华,李林,杨雅云,屈云慧,杨芳,罗雁婕,万红辉,李立池,李露. 2023
[18]气候变化对野蔷薇全球分布影响的模拟. 杨舜婷,王慧纯,景维坤,王其刚,晏慧君,邱显钦,蹇洪英. 2024
[19]土壤微生物与魔芋软腐病相关性研究. 董坤,李向东,徐云,杨明英,赵琴,焦亚,吴康,卢俊.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溶解性碳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作者:崔荣阳;陈安强;刘刚才;陈清飞;叶远行;王炽;张丹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无机碳(DIC);浅层地下水;高原湖泊;农业集约化强度
-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系统构建
作者:王晓燕;徐宏;李有荣;赵曌;李婕;孙石凤;王雪梅;单红丽;张荣跃;黄应昆
关键词:甘蔗中后期;真菌病害;低纬高原;综合防控
-
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义林;李坤;李建查;潘志贤;史亮涛;刘小刚;方海东;岳学文
关键词:红心火龙果;套种;有机肥;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产量
-
混合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发生及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杜鸿燕;何涛;陈吉越;胡祥;史亮涛;刘海刚;杨顺林;杜飞
关键词:葡萄;农药处理;微生物多样性;葡萄白粉病
-
酸角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艳丹;余建琳;宋子波;杨淏舟;史亮涛;方海东;何光熊
关键词:酸角;营养成分;养分循环;加工利用
-
封育对干热河谷Savanna植物群落种间关联性的影响
作者:何光熊;史正涛;闫帮国;杨淏舟;孙毅;王艳丹;余建琳;和润莲;史亮涛;方海东
关键词:种间联结;种间关系;生态种组;封育
-
红心火龙果品质产量对有机肥复配生物炭的响应
作者:李坤;岳学文;李小英;史亮涛;潘志贤;李建查;方海东
关键词:有机肥;生物炭;火龙果;品质;产量;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