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大云 1 ; 徐鹏 1 ; 胡凤益 1 ; 杨友琼 1 ; 李静 1 ; 周家武 1 ; MontyP.JONES 2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西非稻作发展协会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杂种不育性;配子淘汰子;花粉灭杀子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2 年 16 卷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 ,以亚洲栽培稻品种 WAB5 6 - 10 4为测验种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 WAB5 6 - 10 4 / CG14 / / WAB5 6 - 10 4 / / / WAB5 6 - 10 4的 14个种间近等基因系测交 ,对亲本及杂种的花粉及小穗育性研究表明 ,这 14个近等基因系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品种 CG14的 3个互不等位的配子消除位点和 2个互不等位的花粉不育基因位点 ,其中至少有 2个配子消除位点未曾报道过

  • 相关文献

[1]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李静,周家武,杨友琼,邓先能. 2003

[2]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陶大云,徐鹏,李静,杨友琼,周家武,胡凤益,Monty P.JONES. 2003

[3]非洲栽培稻形态生理及与亚洲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 杨江主,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 1997

[4]栽培稻种间杂交改良云南粳稻品种研究. 徐鹏,陶大云,胡凤益,周家武,李静,邓先能. 2005

[5]栽培稻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研究. 胡凤益,陶大云,杨友琼,徐鹏,李静,周家武. 2002

[6]野生稻和非洲栽培稻抗稗草作用研究初报. 余柳青,徐正浩,郭怡卿,陶大云. 2002

[7]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张尧忠,IDA,飞田哲,仙北俊弘,长峰司. 2000

[8]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9]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才宏伟,王象坤,程侃声,张尧忠. 1992

[10]普通野生稻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邓伟,陈赟娟,李荣波. 2011

[11]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 李程鹏,孙一丁,刘辉,曾千春,王炎炎. 2015

[12]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13]类重金属ATP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李程鹏,孙一丁,刘辉,曾千春,王炎炎,马继琼,杨奕,许明辉. 2016

[14]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栾鸭红,周家武,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谭学林,陶大云. 2009

[15]甘蓝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DH系抗旱性评价. 原小燕,符明联,李根泽,王敬乔,魏生广,程德荣. 2015

[16]菜心和芥蓝种间杂交创制异源四倍体蔬菜种质. 吕凤仙,和江明,李崇娟,杨鼎,胡靖锋,杨红丽,兰梅,徐学忠,张丽琴.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