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浩 1 ; 张凤文 1 ; 和忠 1 ; 和立宣 1 ; 曾亚文 2 ; 雷树仙 3 ;
作者机构: 1.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3.永胜县涛源农科站
关键词: 耐低磷;机理;筛选指标;利用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05 期
页码: 754-758+7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耐低磷特性的研究和利用将成为解决多年来磷肥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挖掘利用土壤潜在磷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的低磷胁迫压力,使水稻进化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一系列耐性机制来扩大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吸收,对水稻耐低磷筛选指标、耐低磷基因源地理生态及磷素的体内运筹、耐低磷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等研究,有望推动水稻耐低磷的育种进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相关文献
[1]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磷分类. 李华慧,王家银,辜琼瑶,涂建,刘晓利,黄平,杨久,李自超,卢义宣. 2015
[2]牧草磷素营养及其耐低磷特性. 韩蓉蓉,文亦芾,史亮涛. 2014
[3]水稻耐低磷种质的初步筛选. 汤翠凤,徐福荣,余腾琼,叶昌荣,李贵勇,周海,李俊,戴陆园. 2005
[4]土壤磷水平对柱花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郭轶敏,文亦芾,史亮涛,金杰,陈达飞,彭健,何超,罗富成. 2014
[5]水稻不同基因型全生育期耐低磷能力的鉴定、评价指标. 李华慧,辜琼瑶,严洪斌,卢义宣,李自超. 2007
[6]低磷胁迫下云南粳稻强耐低磷杂种后代及群体的遗传分析.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杨涛,普晓英,赵春艳. 2009
[7]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杨晓娟. 2006
[8]水稻磷高效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筛选鉴定.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杜威,王雨辰,赵大伟. 2008
[9]香叶木苷的生物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朱春华,周先艳,李进学,杜玉霞,高俊燕,刘洪明,岳建强. 2019
[10]柑橘降血脂活性成份及机理研究进展. 朱春华,周先艳,沈正松,李进学,多建祖,潘思轶,岳建强. 2018
[11]蓝莓多次开花现象研究. 和潭,杨正松,杨燕林,和志娇,王朝文,毕海林,和文佳,杨洪涛,和加卫. 2019
[12]桑树嫁接技术. 黄有存,陈怀林. 2014
[13]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苏振喜,邱怀珊. 1997
[14]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王丽萍,马丽,夏红明,陆鑫,蔡青,范源洪,陈辉,刘新龙. 2006
[15]云南糯玉米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张建华,米艳华,张金渝,杨晓洪,王建军,肖植文,肖卿,尹小怀. 2004
[16]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差异. 张磊,邓丽红,徐宁生,潘哲超,李燕山,杨琼芬. 2020
[17]畜禽粪便中磷素特征及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转化利用. 王春雪,王昭,陈建军,李博,祖艳群,李元. 2019
[18]浅析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董小莉. 2018
[19]农业科技档案规范管理和开发利用 被引量:1. 张丽丽,雷涌涛. 2019
[20]云南省地方稻种资源研究进展. 赵才美,程在全,殷富有,李定琴,陈玲,钟巧芳,肖素勤,陈越,王波,黄兴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罗平;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杨加珍;曾亚文
关键词:大麦籽粒;皮裸;籽粒颜色;棱形;营养成分
-
大麦马铃薯间作模式对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赵塔;杨丽娥;杨晓梦;普晓英;李霞;官秀娇;杨砚斌;杨加珍;和习琼;曾亚文
关键词:间作;大麦;抗氧化酶;棱型;用途类型;分蘖期
-
阳春砂与草果叶片解剖结构分析
作者:杨加珍;徐鹤萌;陈佳;何伟;曾亚文
关键词: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叶片解剖结构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功能食品作物产业技术创新简介
作者:曾亚文;杨晓梦
关键词:
-
不同季节播种和割苗对大麦优良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卢映吉;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曾亚文
关键词:季节;割苗;大麦;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云南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防控方法研究
作者:赵雪晴;张浩;刘莹;尹艳琼;马娇;李向永;贾笛迩;陈福寿;张红梅;王燕;谌爱东
关键词:红火蚁;防控方法;报告;标准化种植;果园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功能食品作物产业技术创新简介
作者:曾亚文;杨晓梦
关键词:作物遗传育种;功能食品;作物学科;食品营养;创新团队;功能组;青稞;功能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