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隋启君
作者: 隋启君 1 ; 杨万林 1 ; 李先平 1 ; 李世峰 1 ; 杨琼芬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昆明,650205
关键词: 马铃薯;新农村建设;冬作农业;农民增收;区域经济
会议名称: 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25-28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解决农业生产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和农村建设问题.农业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耕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在云南等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且关系到城乡经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关系到西部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和谐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西部省份的优势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包括,1 马铃薯关系着中国最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2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分类号: F326.1`S532.04
- 相关文献
[1]云南反季马铃薯产业发展及育种对策. 杨万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 2006
[2]勐腊县出口型冬季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杨琼芬,鲁德顺,李世峰,白建明,李先平,杨万林,包丽仙,隋启君. 2006
[3]冬季彩色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初报. 隋启君,杨万林,李先平. 2006
[4]农村兼职饲养蜜蜂的前期准备. 黄新球,胡宗文,张祖芸,荀利杰,王艳辉. 2016
[5]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建议. 孙燕. 2013
[6]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问题研究. 李伟,张思竹,史青. 2009
[7]元谋县小新村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史亮涛,金杰,江功武,龙会英,张明忠,韩学琴. 2008
[8]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谢晓慧,王家银,孙玲. 2008
[9]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黄家飞,李善燕. 2008
[10]云南农村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途径探讨. 杨庆贵,张萍. 2006
[11]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江惠琼,李学林. 2007
[12]从全国看云南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难点、主要矛盾和对策研究. 王淑芝. 2006
[13]立体农业、庭院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卢燕. 2006
[14]试论庭院经济与云南的新农村建设. 罗雁,陈良正. 2006
[15]云南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刘光华,罗心平. 2007
[16]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大西洋”多点试验. 肖植文,李云海,何云昆. 2002
[17]云南马铃薯发展问题探讨. 赖众民,文光. 1989
[18]侵染马铃薯的一个Tospovirus混合分离物的鉴定、纯化及多抗血清制备. 丁铭,张丽珍,方琦,李婷婷,苏晓霞,李展,张仲凯. 2004
[19]马铃薯宁蒗182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优化及其经济价值意义. 章玉婷,周德群,周晓罡,苏源. 2012
[20]德宏州水田甘蔗套种马铃薯的发展与思考. 杨光琴,张永港,范源洪,康宁,杨世成,郭兆建.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铵硝比对高山杜鹃侧枝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
作者:高研;彭绿春;李世峰;解玮佳;宋杰;张露;熊俊芬;赵正雄
关键词:高山杜鹃;氮素形态;侧枝生长;生理特性;营养元素
-
不同种薯处理方式下云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休眠特性及休眠对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超;白建明;姚春光;包丽仙;梁淑敏;杨妍;隋启君
关键词:马铃薯;休眠特性;休眠期;出苗期;产量
-
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王洁;杨万林
关键词:种性退化;品种筛选;甘薯产业;繁育体系建设;对策建议;建水县;技术推广;标准化育苗
-
低温处理对高山杜鹃"花妍"盆栽秋冬开花的影响
作者:解玮佳;彭绿春;宋杰;李世峰;张露;王继华;蒋雯玉
关键词:高山杜鹃“花妍”;低温处理时长;秋冬季开花;活动积温
-
云南省甘薯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杨万林;徐宁生;张磊;王颖;卢丽丽;隋启君
关键词:云南;甘薯;生产特点;产业链特征;制约因素;高质量发展
-
滇丁香切花保鲜技术研究
作者:李红英;李世峰;李云飞;孔令芳
关键词:鲜切花;滇丁香;预处理;生理指标
-
爆杖花和红马银花的杂交亲和性分析
作者:李鸿彦;李冬梅;宋杰;杨秀梅;彭绿春;李世峰;解玮佳
关键词:爆杖花;红马银花;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生长;杂交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