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en Chunlin

作者: Chen Chunlin 1 ; 陈春林 2 ; Xie Xingyun 3 ; 解星云 4 ; Huang Mei 5 ;

作者机构: 1.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Menghai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5.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Academy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筛选材料;产品性状;遗传规律

会议名称: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主办单位: 云南省科协

页码: 00000251-00000255

摘要: 茶树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茶树育种成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数量和对其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深度.而在育成及育种上的大突破几乎无一不决定关键优异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对云南地区高茶多酚、高咖啡碱、低咖啡碱、高茶黄素,抗性等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指出云南种质资源丰富,在特异性种质资源上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云南省在特异种质资源上筛选出高茶多酚5份,高咖啡碱9份,低咖啡碱2份,高茶黄素10份,抗性种质资源13份,这些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可作为茶树特异性育种的原始材料。除此之外,对影响咖啡碱含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大益集团利用晒青毛茶进行大量实验,从而得出影响晒青毛茶咖啡碱含量的因素有季节,春季咖啡碱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夏季;其二是海拔高度;其三,地形对茶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这对今后高咖啡碱生理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首先,云南与省外相比,在种质资源的筛选材料数量上还存在严重不足,今后继续加大特异种质资源的筛选。其次,加强云南大叶茶种质资源的采集和处理,建设基础数据库;通过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等等一系列的手段来发掘优异基因,为茶树育种提供优异种质。再次,云南对抗性材料的筛选只停留在抗寒性、抗虫性,但是抗性材料还包括抗旱性、抗病性,这些在云南地区研究上还存在着研究力度的不足,筛选材料的不足。

分类号: S571.102.4

  • 相关文献

[1]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段红星,邵宛芳,王平盛,许玫,庞瑞华,张亚萍,崔文锐. 2004

[2]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蒋会兵,矣兵,宋维希,刘本英,马玲,段志芬,汪云刚,王平盛. 2011

[3]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 何青元. 2023

[4]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蒋会兵,宋维希,矣兵,李友勇,马玲,陈林波,田易萍,段志芬,刘本英,梁名志. 2013

[5]ICP-AES测定大叶茶种质资源的矿质元素. 季鹏章,宋维希,马玲,李友勇,张惠,梁名志,张晓林,张俊. 2011

[6]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宋维希,马玲,周萌,矣兵,段志芬,蒋会兵,刘本英. 2014

[7]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蒋会兵,矣兵,梁名志,王平盛. 2011

[8]云南省普洱市野生茶树地理分布和多样性. 宋维希,李荣福,刘本英,王平盛,马玲,孙承冕,段志芬,矣兵,周萌. 2014

[9]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杨亚军,虞富莲,陈亮,曾建明,杨素娟,李素芳,束际林,舒爱民,章志芳,王玉书,王海思,王平盛,许玫,宋维希,郭吉春,杨如兴,张文锦,陈志辉. 2003

[10]云南景洪市普洱古茶树茶叶生化指标分析与特异资源筛选. 杨毅坚,尚卫琼,李友勇,杨盛美,杨兴荣,段志芬,罗梓文,孙雪梅,刘本英. 2017

[11]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王新超,许玫,陈亮,杨亚军,姚明哲,虞富莲,王平盛. 2005

[12]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利用(英文). 蒋会兵,矣兵,王平盛. 2011

[13]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茶树资源中的研究进展. Zhao Caimei,赵才美,孙雪梅,Sun Xuemei. 2014

[14]油用花生新品种云花生5号的选育. Yuan Xiaoyan,原小燕,Fu Minglian,符明联,Li Genze. 2014

[15]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 符明联,原小燕,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4

[16]早熟优质油菜品种花油8号的特性及高效生产技术. Fu Minglian,符明联,Yuan Xiaoyan,原小燕,Li Genze,李根泽. 2014

[17]苦荞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尹桂芳,黄金亮,王艳青,卢文洁,孙道旺,王春龙,郭来春,魏黎明,加央多拉,任长忠,王莉花. 2020

[18]稻瘟病菌产孢遗传规律分析. 罗朝喜,李进斌,李成云. 1998

[19]云南紫黑米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梁斌,戴陆园,曾亚文,徐福荣,叶昌荣. 1999

[20]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曾亚文,叶昌荣.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