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雄蚕品种选育方法的探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Liao Pengfei

作者: Liao Pengfei 1 ; 廖鹏飞 1 ; Dong Zhanpeng 1 ; 董占鹏; Bai Xingrong;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0

关键词: 雄蚕;品种选育;平衡致死功能;生长性状

会议名称: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主办单位: 云南省科协

页码: 00000330-00000333

摘要: 雄蚕生命力较雌蚕强,食桑少,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高,雄蚕丝的纤度细,丝质优,容易缫制高品位的生丝.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雄蚕专养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家蚕品种的选育在向多用途方向发展,如彩色茧品种、丝胶品种、丝绵品种等。同样,雄蚕品种的选育目标和方向也需要依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而制定,如用于丝茧育则要求雄蚕品种具有蚕体强健、叶丝转化率高、茧层重、解舒好和丝质优良等性状;而对一些特殊用途的需要—比如用于保健方面的雄蚕品种,对丝质成绩要求不高,但对蚕、蚕蛹的体重和雄蛾的大小要求较高。雄蚕品种的选育方法也应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创新,并针对育种过程和繁育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在致死基因可能带来的某些不良影响(如白卵孵化率低)以及孤雌生殖不便进行母蛾检疫等,进行优化和完善,以选育得到蚕种繁育、蚕农、制丝企业满意和符合市场需求雄蚕品种。

分类号: S882

  • 相关文献

[1]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 廖鹏飞,陈安利,朱水芬,黄平,杨伟克. 2014

[2]雄蚕杂交种繁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普琼华,江涌涛. 2008

[3]不同施氮量与施肥方式对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 付斌,胡万里,刘宏斌,段宗颜. 2009

[4]昆明地区八个爱尔兰草坪草种的引种筛选. 赵明方,黄鹤平,詹瑞娟,李志兵,张丽芳. 2014

[5]3个番木瓜品种组培苗在云南元谋地区的种植试验. 周鹏,纪中华,段日汤,沈文涛,黎小瑛. 2011

[6]不同叶片采摘量及采摘时间对华南205木薯主要生长性状的影响. 刘倩,段春芳,李月仙,娄予强,严炜,张林辉,李亚男,刘光华. 2017

[7]云南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简介. 杨从党,李贵勇,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刘吉新. 2013

[8]云南南瓜资源多样性研究. Long Ronghua,龙荣华,Li Yirong,李易蓉. 2012

[9]饲喂热带牧草对云南鹅生长的影响. HE Guang-xiong,何光熊,SHI Liang-tao. 2013

[10]小果型红色砂梨新品种‘珍珠红’的选育. SU Jun,苏俊,LI Lin,李林,CHEN Xia,陈霞,FAN Jiancheng. 2016

[11]草莓新品种‘玉香’的选育. TAO Pang,陶磅,ZHENG Zhong-dao,郑钟道,WAN Hong,万红,LONG Rong-hua. 2017

[12]玉米DUS测试技术研究. Zhang Jianhua,张建华,黄清梅,Huang Qingmei. 2014

[13]云南彩色食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 原小燕,刘珏,苏世强,舒兴香,刘和湖,普兴林,张玉松,张立帆,何柳,林安松,赵凯琴,何晓莹,符明联. 2023

[14]云荞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莉花,王艳青,卢文洁,隆文杰,雷涌涛. 2012

[15]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廖鹏飞,白兴荣,董占鹏,何克荣,祝新荣,柳新菊. 2009

[16]长粒香型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云粳3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刘慰华,寇姝燕,邹茜,赵国珍,苏振喜,陈于敏,黄望启. 2016

[17]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谭静,陈洪梅,徐春霞,黄云霄,吕洪斌,汪燕芬. 2006

[18]植物新品种茶树云茶香1号的选育. 包云秀,田易萍,梁名志,陈春林,邓少春,刘本英,徐丕忠,李云娜. 2019

[19]云南省冬季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万林,隋启君. 2003

[20]关于还原糖作为甘蔗品种选育重要指标的探讨. 李复琴,李文风,杨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