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科迪
作者: 李科迪 1 ; 刘霞 1 ; 卢丽丽 1 ; 黄勋 2 ; 杨艳丽 1 ;
作者机构: 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生防菌;链霉菌属;菌株鉴定
会议名称: 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409-00000414
摘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马铃薯毁灭性病害.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使用化学农药,但单一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往往带来抗药性和农药残留问题.生物防治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应用前景广阔.试验在晚疫病菌复壮过程中,从污染的杂菌中分离获得一株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的菌株,进一步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抑菌测定.经测定20和28℃培养温度下,该菌可在GA、PDA、LB和黑麦-番茄汁培养基上良好生长;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放线菌;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该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株XH05-5-4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云南马铃薯晚疫病区域性流行学的研究. 王利亚,孙茂林,杨艳丽,马永翠,钱彩霞,董禄凤,和卫泽. 2005
[2]森锰锌类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研究. 李亚红,张冬英,朱建良,赵俊,罗嵘,桂富荣. 2015
[3]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孙茂林,李树莲,赵永昌,李成云,R.J.Hijmans. 2004
[4]通过农杆菌介导把Harpin_(Ea)基因导入马铃薯的初步研究. 李先平,何云昆,赵志坚,李树莲. 2002
[5]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李亚红,赵俊,金吉斌,石安宪,马永翠,桂富荣. 2014
[6]基于CARAH预警系统对8种马铃薯晚疫病新型杀菌剂的防效评估. 霍超,曹继芬,韩伟君,胡慧芬,王乾,徐小波,赵志坚. 2024
[7]表达Harpin_(Ea)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的晚疫病抗性分析. 李先平,何云昆,陈善娜,赵志坚,李树莲,李汝刚. 2002
[8]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展望. Chen Duo-Wen,陈铎文,ZHOU Xiao-Gan,周晓罡,DING Yu-Mei. 2009
[9]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控制的研究进展. 和国优,郭建伟,孔垂思. 2023
[10]云南白菜根肿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张怡宁,刘秋艳,朱美竹,曾民,苏源,梁家灿,刘庆,姚永兴,周晓罡.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二倍体和四倍体马铃薯StGAox基因鉴定与比较分析
作者:覃悦;杨妍;张磊;卢丽丽;李先平;蒋伟
关键词:马铃薯;倍性;赤霉素氧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复制
-
云南省马铃薯食味性状分析
作者:王颖;卢丽丽;黄文静;祖春会;李燕山;邓梅;苏应熙;杨琼芬
关键词:马铃薯;食味性状;矿质元素;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
-
云南省甘薯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杨万林;徐宁生;张磊;王颖;卢丽丽;隋启君
关键词:云南;甘薯;生产特点;产业链特征;制约因素;高质量发展
-
利用分子标记筛选马铃薯抗孢囊线虫资源
作者:明会;蒋伟;刘太红;曾蕊;施运迪;卢丽丽;马永艳;李先平;于德才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孢囊线虫;抗性基因;分子标记;PCN抗性育种
-
云南省马铃薯种薯质量追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卢丽丽;徐大明;李燕山;李登奎;包丽仙;易嘉欣;隋启君;杨琼芬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繁育;种薯质量;追溯系统;二维码
-
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及主要资源品系的疮痂病抗性评价
作者:刘凌云;卢丽丽;陈是元;李明辉;包丽仙;杨琼芬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资源;疮痂病;抗性评价
-
分子标记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资源研究
作者:蒋伟;卢丽丽;包丽仙;李秀芬;杨绍英;杨荣凯;杨美青;李先平
关键词:马铃薯;分子标记;马铃薯Y病毒;抗性基因;资源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