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指数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崔日鲜

作者: 崔日鲜 1 ; 梁淑敏 2 ; 韩伟 3 ; 杨锦忠 1 ;

作者机构: 1.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650205

3.山东省农业厅,济南250013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抗倒指数;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78-00000079

摘要: 增加种植密度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可是,倒伏风险也随之增加.玉米直接收获籽粒将是中国玉米生产的必然选择,这对玉米抗倒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准确反映玉米的抗倒能力,是中国玉米科研和生产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倒伏的定量评价方法,为作物抗倒伏育种和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人们从茎秆的几何形态、解剖特性、化学成分、力学特性、重量分布等方面研究倒伏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抗倒指标.不过,众多指标只是考虑了玉米自身性状,却没有直接考虑大风的力量,应用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倒伏是玉米抵抗能力不足以耐受环境风力的结果.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密度下直播稻的产量及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邓安凤,DENG Anfeng,YANG Congdang,杨从党,CHEN Qinghua,陈清华. 2017

[2]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3]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品种高产潜力研究. 管俊娇,肖植文,杨晓洪,张建华,张惠,王江民,刘艳芳,黄清梅. 2015

[4]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5]云贵高原山区玉米品种高产潜力研究(英文). 管俊娇,张鹏,黄清梅,张惠,张运锋,王彦林,王宝书,张建华. 2015

[6]夏播玉米平衡施肥实践. 郭云周,涂仕华,刘建香,张国建,吴杏红,杨袁刚. 2013

[7]等氮条件下玉米化肥绿肥合理配施试验探讨. 郭云周,张簦文,沈光才,何德明. 2013

[8]营养调控措施对云南玉米的影响. 尹梅,洪丽芳,付利波,陈华,任石所,黄惠,张勤斌,苏帆. 2013

[9]海藻肥对玉米DUS测试性状及产量表达的影响. Huang Qingmei,黄清梅,Guan Junjiao. 2014

[10]草地贪夜蛾对开远市玉米产量的危害损失测定. 马娇,赵雪晴,谭友,李勤伟,吴彬,王巧凤. 2019

[11]秸秆还田提高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固氮能力及作物产量. 张丹,付斌,胡万里,翟丽梅,刘宏斌,陈安强,盖霞普,张亦涛,刘剑,王洪媛. 2017

[12]基于整合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特征. 莫艳芳,申云鑫,贺彪,施竹凤,唐加菜,杨童雨,翟恒,韩天华,陈齐斌,杨佩文. 2024

[13]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丹,王洪媛,胡万里,杨虎德,徐钰,马兴旺,赵沛义,刘宏斌. 2017

[14]云南滇中地区钾肥肥效研究初报. 苏帆,洪丽芳. 1990

[15]种植密度与肥料配比对‘云油杂12号’相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田正书,赵凯琴,贺斌,张云云,董云松,铁琳梅,刘亚俊,刘应楠,谷源,符明联. 2018

[16]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早熟高糖甘蔗‘云蔗05-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孙有芳,桃联安. 2018

[17]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春花,王艳青,卢文洁,王莉花. 2015

[18]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白城地区苦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加央多拉,王春龙,田娟,孙墨可,董玉迪,郭来春,魏黎明,程微娜,李玉明,尹桂芳,任长忠. 2021

[19]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适宜栽培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研究. 杨少华,康平德,郭承刚,陈翠,袁理春,苏有波,徐中志. 2011

[20]不同品种、密度、施氮量、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艳军,刘佳,张钟,张翠萍,李建增,胡选江,施立安,高玉玺,罗磊,蔡述江,李怀红,饶敏.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