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及主要资源品系的疮痂病抗性评价
《作物研究 》 2022
摘要:为筛选具有疮痂病抗性的马铃薯品种及资源,2018年和2019年,利用自然病圃研究法分别对77份和127份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及主要资源品系材料进行疮痂病抗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品系D103属于抗病材料,品系C6、D113、D105、D174、D67和D106属于中间型材料;2019年,品系D190、D103、D177、D207、D82、D24、D9、D48、D115、D195属于抗病材料,品系D81、D8、D124、D199、D197、D67、D113、D78、D109、D65、D50属于中间型材料,其余品种及品系均为感病和高感材料.两年试验中,品系D103均表现出稳定抗病性,可作为亲本材料进行疮痂病抗病育种杂交组合创制;其余抗病材料如D190等,对其抗病性可继续进行评价,同时可利用其配制杂交组合,为云南省开展马铃薯疮痂病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酸度介导连作基质下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及疮痂病防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马铃薯原原种连作繁育模式中,为使薯块获得稳定产量同时降低疮痂病发生,【方法】采用4个酸度介导处理,研究其对2个马铃薯品种的单株结薯数、单株有效结薯数(薯块重量≥2 g)、薯块疮痂病感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以及薯块产量和疮痂病对酸度介导处理的敏感时期。【结果】结果表明,连作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时,酸度介导处理对原原种疮痂病感病率和病情指数影响极显著,但对单株结薯数和单株有效结薯数影响不显著。灰色关联分析显示,11月2日(生育期78 d)时酸度介导处理与马铃薯原原种单株结薯数、单株有效结薯数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4020、0.3549;11月25日(生育期101 d)时酸度介导处理与马铃薯疮痂病感病率、病情指数的关联系数分别是0.1551、0.1513。【结论】pH值6.0处理的单株有效结薯数平均达到3.32粒,疮痂病感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8.41%和3.41,是酸度介导试验中的最优处理,生育期78和101 d左右则是本研究中酸度介导处理对原原种产量和疮痂病影响最大的关键时期。
不同灌水间隔期对重茬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品种(系)时疮痂病的影响
《种子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灌水间隔期对重茬基质繁育马铃薯原原种品种(系)时疮痂病的影响,设定了4个灌水间隔期和6个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利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相对含水量与基质pH值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0.87;同一时间不同灌水间隔期处理中基质相对含水量基本呈现4 d>7 d>10 d>14 d,基质pH值情况与基质含水量相反。不同灌水间隔期对疮痂病感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品种(系)对疮痂病感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灌水间隔期与品种(系)间存在互作效应。基质相对含水量对疮痂病产生影响的敏感期是6月3日,与感病率、病情指数间关联系数分别是0.406 8、0.418 1;基质pH值对疮痂病影响比较一致,不存在明显敏感期。研究表明,利用重茬基质进行原原种繁育时,需要结合不同品种以及敏感期进行水分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疮痂病控制效果。
关键词: 马铃薯原原种 重茬基质 疮痂病 灌水间隔期 品种(品系)
种薯大小及播种密度对马铃薯青薯9号种薯繁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原种和一级种薯为材料,研究青薯9号种薯不同大小和播种密度对其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种繁育中,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一级种繁育中,出苗时间没有差异,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出苗率与原种繁育一致,而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出苗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原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薯块产量比种薯大小17.5~20.0 mm高,播种密度17.5万株/hm~2可获得最大薯块产量;一级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4.5万株/hm~2.(3)原种繁育中,获得最高薯块数量的最佳播种密度是17.5万株/hm~2;一级种繁育中,种薯大小45.0~55.0 mm和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7.5万株/hm~2则是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4)提高播种密度对增加中小薯个数占比具有促进作用,原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12.0株/hm~2、一级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6.0万株/hm~2时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中小薯数量比.(5)综合以上各因素,有利于青薯9号小整薯种植模式的种薯繁育最佳播种密度推荐为原种17.5万株/hm~2、一级种整薯和切块薯块9.0万株/hm~2.
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缩短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生长周期,提高结薯数量,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采取遮光和喷施叶面肥的组合处理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在云南省滇中地区海拔1 600~2 000 m繁育马铃薯原原种,遮光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膨大时间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喷施叶面肥处理对所有供试马铃薯品种的匍匐茎萌发时间和块茎开始膨大时间均没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遮光处理5 h/d能使S03-92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但对其块茎膨大的开始时间却没有影响,所有处理均在全生育期80 d内开始结薯;遮光处理5 h/d、3 h/d能使云薯401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5 h/d、3 h/d、1 h/d均能使云薯401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 d;遮光处理对云薯107的匍匐茎萌发时间没有影响,但随着遮光时间延长,云薯107的块茎膨大时间比对照提早10~20 d;所有遮光处理对云薯505匍匐茎萌发与块茎膨大的时间均没有影响,该品种均是处理后10 d内形成匍匐茎,20 d内块茎膨大,即在全生育期60 d内就开始结薯。.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也因品种而不同;S03-921的结薯性最好,结薯数最高的是遮光3 h/d+0.2%K_2SO_4的处理,平均结薯达9.6个/株;云薯401结薯性差,所有处理平均结薯数均没有超过3个/株;云薯107结薯最好处理为遮光1 h/d+0.2%KH_2PO_4,平均结薯数达4.9个/株;云薯505结薯最好的处理为遮光3 h/d+0.2%K_2SO_4,平均结薯数达6.6个/株。
关键词: 遮光处理 喷施叶面肥 平均单株结薯 马铃薯 原原种
不同杀菌剂及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不同杀菌剂、组合及不同喷施间隔天数对3个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生(代森锰锌)、瑞凡(嘧菌环胺)及组合(山德生+金雷+达科宁+富帅得)对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和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但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瑞凡杀菌剂的单产均值达到33 766.5 kg/hm2,其次是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Agrifos600(亚磷酸)的防控效果较差;杀菌剂组合的防治效果产量达到30 177 kg/hm2,增产8%~41%;杀菌剂组合间隔14 d喷药的防控效果优于间隔7 d喷药。从参试的品种防治效果看,在云南省大春季节的种植时,合作88采用瑞凡进行防治效果较好,陇薯6号采用银法利进行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而费乌瑞它较感晚疫病,各种药剂的防控效果均不理想。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栽培研究概况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基质筛选、移栽密度、营养配比以及生长调节剂使用4个方面对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影响及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质栽培中,基质选择要因地制宜,本着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移栽密度需与营养配比相结合,以保证植株光合作用,提高结薯粒数;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上,需注意基质残留等问题对原原种生产造成影响。未来研究要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机理,特别是其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原理,以提高基质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能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