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刘琨(精确检索)
作者:顾坚(精确检索)
作者:李绍祥(精确检索)
作者:田玉仙(精确检索)
作者:杨和仙(精确检索)
作者:杨木军(精确检索)
15条记录
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 F2群体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的单倍体胚成胚率呈混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最佳模型为B6,即单倍体胚成胚率由2对等显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较低,仅为43.46%,表明非遗传因素对小麦材料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单倍体胚成胚率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小麦×玉米中小麦单倍体苗加倍率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玉米杂交产生的小麦单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单倍体苗分蘖节切口预处理对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前对分蘖节进行切口处理的单倍体苗加倍率和加倍效率均达90.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对560个加倍成功的DH株的第一结实穗位分布进行了统计,从主茎开始结实的植株只占31.1%,其余均从分蘖穗开始结实,个别植株到第13个分蘖穗才收到种子;前5个穗位开始结实的植株占82.1%,前7个穗位占94.3%。结果表明,小麦单倍体的加倍率不仅受加倍方法的影响,还与加倍处理前后的栽培技术有关,培育多蘖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是提高加倍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 单倍体 加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种技术不够成熟是制约杂交小麦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1997年以来的制种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制种特性是建立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云南以选育具有优良制种特性的不育系为重点,将温光敏两系法制种程序简单的技术优势与优良不育系选育、组合筛选、制种栽培技术以及云南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建立了一套较简易、高效、实用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即父母本同期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杂交小麦制种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为杂交小麦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小麦温光敏核不育 杂交小麦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K78S是以重庆温光敏小麦核不育系C49S-87转育的新不育系。为研究其不育性的遗传特性,利用组合K78S/1069和C49S-87/1069的杂种F1构建了2个DH群体即DH-1和DH-2群体,并对群体内各DH株系的育性进行了2个播期(2007年10月15日和10月25日)的重复鉴定。结果表明,DH-1和DH-2群体在2个播期间套袋结实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和0.6828*,育性鉴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曲线拐点法和卡方测验分析,DH-1的结实率在2个播期均表现为1∶3∶3∶9的分离比,表明K78S的不育性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DH-2在第1播期也表现为1∶3∶3∶9的分离比,但第2播期由于不育系C49S-87(套袋结实率达到17.1%)及其DH群体的不育性部分恢复,表现为1∶15的分离比,表明C49S-87的不育性仍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此外,DH-1、DH-2的套袋结实率分别在0~99.1%和0~98.8%的范围内均有分布,只是频数不同,因此不排除有微效多基因参与不育性的表达。

关键词: 小麦 温光敏雄性核不育性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

中国科技奖励 2008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于1992年引进湖南和重庆的不育系材料开展研究,借助云南的生态优势,筛选出重庆温光敏核不育系C49S-87适于云南,以之组配的云杂3号(C49S- 87/98YR5)于200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割穗离体培养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穗离体培养的得胚率比田间自然生长高2倍,两者的得胚率分别为31.6%和9.6%;割穗培养的最佳时期为授粉后24 h;不同的穗培养液配方对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均有明显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因此,小麦×玉米杂交后24 h割穗,杂交穗在含有100 mg/L 2,4-D,40 g/L蔗糖,10 mg/L硝酸银,8 mL/L亚硫酸和3 g/L磷酸二氢钾的培养液中培养,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杂交 割穗离体培养 单倍体胚诱导 结实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云杂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组合,弱春性,有较强的抗寒性,分蘖力强,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通过对连续两年区域试验数据的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云杂5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凤麦24号,具有高产潜力,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抗病杂交小麦新组合。

关键词: 温光敏 两系杂交小麦 选育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省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云杂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杂5号产量的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均小于对照品种,因此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穗(c.v.%=9.77)>穗粒数(c.v.%=9.06)>千粒重(c.v.%=2.99);与产量相关程度为:千粒重(r3y=0.9323)>有效穗(r1y=0.8821)>穗粒数(r2y=0.7616);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千粒重(P3y=0.4895)>有效穗(P1y=0.4715)>穗粒数(P2y=0.1350)。因此云杂5号的优化高产栽培措施应以调控有效穗数为主,兼顾穗粒数和千粒重,以达到高产目标。

关键词: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 变异系数 回归系数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1992年我国育成C49S和ES系列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以来,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即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C49S-87组配的云杂3号(C49S-87/98YR5)2002年首先在云南通过审定并投入生产应用,2001年育成了改良的第二代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以其组配的云杂5号于2004年通过审定,云杂6号正进入大面积生产示范。为确定K78S的安全制种范围,2001—2004年在云南不同海拔的5个生态区对K78S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78S在上述5个生态区均可安全制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其套袋不育度均达98%以上,不育期18~43 d,较C49S-87至少长18 d,育性稳定。初步研究表明,K78S的不育临界温度和临界光长分别比C49S-87高2.1℃和长0.93 h,因此K78S的安全制种区域比C49S-87更广,适应性更好。

关键词: 小麦 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于云南高原麦区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以云杂3号(C49S-87/98YR5)、云杂5号(K78S/01Y1-1069)为材料,在1997~2005年大面积生产制种中,对与制种纯度和产量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制种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极显著地影响制种产量,云杂3号、云杂5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分别为2∶8和2∶6;对于C49S-87,为确保制种纯度和制种产量,制种以利用前3个分蘖穗为宜;叶龄、叶枕距、幼穗长度等均可作为制种中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形态指标;不育系C49S-87和K78S的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本身的育性参数和异交结实性对建立高效制种技术起决定性作用。2003年以来,已建立了一套基于K78S的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制种产量稳定在3 750 kg/hm2(不含该面积上的父本产量),制种纯度稳定达98%以上。

关键词: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