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简化“抱窝”栽培对乌蒙山区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抱窝"栽培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滇东北乌蒙山腹地马铃薯种薯的繁育效率和种薯产量,采用大田研究的方法,并对传统的"抱窝"栽培技术的田间作业进行简化,分析了马铃薯简化"抱窝"栽培技术在用工数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常规种薯繁育技术相比,简化"抱窝"栽培技术可节约种薯成本7 470元/hm2,马铃薯繁殖系数是常规种薯繁育技术的2.44倍。简化"抱窝"栽培技术是适宜于滇东北的一种节本增效简化栽培技术,同时创新研究方法和栽培技术为降低西南地区晚疫病防控压力以及种薯繁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同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及结薯规律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通过采取覆膜等栽培措施提高地温以增加产量。为明确该地区最适宜的覆膜模式,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平播后起垄(A1)、侧膜覆膜(A2)、覆膜覆土(A3)和大垄双行(A4,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对土壤温湿度、产量及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4℃,比最适气温低4℃,土壤湿度>45%,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素,而提高地温是增产的关键。覆膜覆土是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最适种植模式,可提早结薯9d,增产26.8%,提高商品薯率1.05%。
关键词: 马铃薯 云贵高原 高海拔冷凉地区 栽培模式 土壤水热效应 结薯规律
4个栽培密度对6个马铃薯基因型微型薯繁育种薯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对产量、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中薯个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大小薯个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Duncan多重比较)。密度和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互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中小薯个数增加,但薯块平均重量在降低。【结论】为了获得数量多的小整薯个数不同的品种有最适宜的密度。不同密度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呈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马铃薯大中小薯块茎个数和总薯个数。
我国云南山区马铃薯周年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NASA Prediction of Worldwide Energy Resource(POWER)网站和中国气象数据共享网中云南省1983~2013年台站的逐日气温数据和太阳辐射数据,基于FAO农业生态区域法和瓦赫宁根大学的马铃薯光合生产潜力模型,估算云南省马铃薯周年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比较三种马铃薯产量潜力的计算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生产实际,FAO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光温产量潜力模型是目前较符合实际的计算马铃薯产量潜力的方法,并且有可能达到最大的实际产量的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为大春(134.2±9.0)t/hm~2,小春为(76.6±14.8)t/hm~2,秋作为(76.2±8.3)t/hm~2,冬作为(70.1±15.1)t/hm~2。当水分不是限制因素时,海拔1 000m以上为大春马铃薯稳产高产区域;滇东北,滇东南和北纬25.5~26.5度间为小春马铃薯稳产高产区域。滇东北为秋作马铃薯稳产高产区域(经度在东经102.5~105.5之间)。云南省冬作马铃薯生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南地区,面积较广,同时也是高产区域,滇西北和滇东北大部分区域不适宜种植冬作马铃薯,即海拔2 200m以下范围为适宜冬作区域,其余地区则为不适宜区域。海拔550~950m左右区域的冬作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当水分不是限制因素时,在滇南950m海拔以下为稳产高产区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