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平盛(精确检索)
作者:许玫(精确检索)
14条记录
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利用本实验室cDNA文库测序所获得的茶树EST序列为主自行开发的24对和他人7对共31对EST-SSR引物,对60份西南茶区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西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31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37个,每个引物为2~8个之间,平均4.42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9-0.85之间,平均达0.63。观测杂合度(H_o)在0.07-0.94之间,平均值为0.53。UPGMA聚类表明,按相似系数为0.39可将参试的60份种质资源分为五大类。聚类结果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我国西南茶区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以后种质资源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茶树 EST-SSR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云南大叶茶资源保护及共享利用

茶叶 2007

摘要:结合从事茶树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多年的经验体会,本文针对云南大叶茶资源,概述现阶段开展云南大叶茶资源保护主要措施及共享利用的主要方式,提出了今后加强云南大叶茶资源保护及提高共享效率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云南大叶茶 保护 共享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茶叶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省保存有20多万亩古茶园,这些古茶树(阿萨姆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种质资源可能含有各种优良基因,对未来茶树良种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十个有代表性的古茶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十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6.5%~90.9%;Nei'氏遗传距离(He)居群平均是0.281,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461;Shannon多样性指数(Ho)居群平均是0.418,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653。而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91,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36.0%)和AMOVA分析结果(39.7%)相一致,说明阿萨姆变种60.9%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的个体间,39.1%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间。研究结果揭示阿萨姆变种居群遗传多样性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茶树种内高度异交的特性和生境片段化所致。基于观察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ISSR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策略 古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云县白莺山古茶资源考察

中国茶叶 2007

摘要:2006年10月,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资源课题组对白莺山古茶资源的分布情况、资源类型、利用现状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到典型植株样本12份,照片110张,茶籽12份。现将考察结果简述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在云南不同地区,目前仍分布着大片较完整的古茶树群落。本文分析了云南主要茶区古茶树群落的分布、种类和古茶树群落保存的多样性,旨在促进云南茶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古茶树群落 分布 种类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摘要:我国生产的红碎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一直不强,缺乏适制红碎茶品种是原因之一。近年来,对原生起源中心云南茶区为主的120份茶树资源进行系统的发掘和鉴定,探明了我国适制红碎茶资源的基本情况,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加速这些资源的利用,将促进我国红碎茶品种的改良和红碎茶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鉴定 筛选 红碎茶

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中国茶叶 2005

摘要:云南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茶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了解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种类和利用研究现状,对确保云南茶产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东经97°39′~106°12′、北纬21°09′~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高原区。地质古老,因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地层皱折,形成山岭纵横、山高谷深的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受地形地貌和印度洋、太平洋季风的影响,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寒、温、热三带兼备,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孕育和保存了古茶树,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CSCD

摘要:运用RAPD技术对云南主产茶区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品种、野生种、地方品种及其近缘植物———金花茶等48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核基因组DNA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的分类及其亲缘关系。用已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48份供试材料进行RAPD扩增反应后,共检测到112条扩增片段,所有片段均为多态,其多态性程度高达100%.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 116~0 527,平均为0 202.对48份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以欧氏距离为6 0来划分时,可分为5个组,其中3个复合组,2个独立组,基本上与传统分类水平相吻合。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茶叶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定评价了200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寒性等。筛选出品质超过国家品种的优异资源6份、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4份、咖啡碱含量>5.2%的资源6份、咖啡碱含量<1.0%的资源2份。对资源扦插后代的DNA多态性、同工酶酶谱特征以及花粉形态结构研究表明,无性后代的遗传性基本稳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优异种质 特异种质 遗传稳定性

利用RAPD进行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

茶叶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24种、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进行了RAPD分析。从冬梢中获得了高质量和高得率的基因组DNA, A260/A280平均为1.71,平均得率为331μg/g鲜重。从Operon技术公司的61个十聚体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用于茶组植物的RAPD扩增,在所扩增得到的107条可重现谱带中(平均7.1条/引物)有102条(平均6.8条/引物)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是95.3%。每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在211条之间,相对多态性频度在0.04—0.96之间,不过总平均多态性频度只有0.30,在0.16—0.60之间。利用RAPD标记的Nei&Li氏系数和UPGMA法构建了茶组植物分子系统树,并进行SHMM主成分分析,结果均可将茶组植物分为“五室类群”和“三室类群”两大类。在UPGMA分子系统树上,两大类下可分别再分3个和2个亚类群。同时从遗传距离探讨了一些种的亲缘关系和分子进化。

关键词: RAPD 山茶属 茶组 遗传多样性 分子系统学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