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怒江流域6个杧果品种成熟果实挥发物成分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研究了怒江流域6个杧果品种成熟果实挥发物成分,为云南省杧果品质评价、杧果病虫害的防治与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杧果品种主要挥发物成分有单萜、倍半萜类、酯类、硅氧烷类等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是杧果香气成分中较多的物质,主要为3-蒈烯、萜品油烯、蒎烯、柠檬烯及其同分异构体等物质,且不同杧果品种之间挥发物成分存在差异,金煌、三年杧等含有蒈烯,帕拉英达、三年杧中含有丙位辛内酯等酯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草果无菌苗和愈伤组织挥发性成分研究
《香料香精化妆品 》 2017
摘要:采用水中蒸馏方法,对山草果无菌苗和愈伤组织进行挥发性成分提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对其化学组成进行研究。通过GC-MS分析结合正构烷烃保留指数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从无菌苗和愈伤组织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12和15个化合物。这些得到鉴定的化合物峰面积之和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0.36%(无菌苗)和88.81%(愈伤组织),其中主要成分包括:γ-杜松烯(37.80%和35.78%)、乙酸龙脑酯(17.09%和15.54%)、8-异丙基-2,5-二甲基-5,6,7,8-四氢-1-萘酚(10.30%和19.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