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氮(模糊匹配)
19条记录
玉米–绿肥轮作体系下光叶紫花苕的肥替代和土壤肥力提升效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 glabrescens)不同翻压量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绿肥的养分供应潜力,为玉米–绿肥轮作系统中的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和2019年在云南省嵩明县开展玉米(黑糯1号)田间试验,共设5个处理:冬闲(CK);不施肥但翻压绿肥光叶紫花苕15000kg/hm2 (G1)、30000 kg/hm2 (G2)、45000 kg/hm2 (G3);冬闲+常规肥N 270 kg/hm2 (FN)。光叶紫花苕冬季种植,在玉米播种前翻压。在玉米收获期,测定玉米地上部、磷、钾含量和积累量,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同时测定土壤全量和速效磷钾含量、pH和有机质含量。【结果】2018年各绿肥处理G1、G2、G3的玉米产量分别相当于FN处理的78.14%、88.88%及92.86%,2019年G1、G2、G3处理的产量水平相当于FN处理的98.92%、104.22%和113.91%,相较第一年,次年各绿肥处理产量水平有较大幅度增长;2018和2019年各绿肥处理株高、穗位高、秃穗长及单穗重等相较于FN多无显著差异;2018年FN处理籽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秸秆含量显著高于CK和G1处理。2019年G3处理地上部积累量比FN、G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2.02%、33.91%。2018年玉米FN处理地上部磷积累量显著高于CK和G1处理,钾积累量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19年,4个施肥处理间磷积累量无显著差异,3个绿肥处理的钾积累量均显著高于FN处理;2018年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2019年随绿肥翻压量的增加土壤碱解、速效钾、全及有机质含量等显著增加,即土壤培肥效果随绿肥应用年限增加有所提升;聚合增强树分析表明,土壤全及单穗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均为20.89%。【结论】无需施用肥,第一年翻压高量光叶紫花苕,第二年翻压常量光叶紫花苕即可为玉米提供与常量肥相当的素养分,获得相近甚至更高的玉米产量。连续两年翻压绿肥后,土壤速效及全量、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 玉米 养分累积 土壤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素吸收利用差异

作物研究 2020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以高效型马铃薯品种云薯401和低效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素水平下(0、105和210 kg/hm2)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素积累量和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云薯401和云薯304分别在中和高水平下产量达到最大值,云薯401产量均大于云薯304;云薯401植株成熟期素积累量、素吸收效率和素利用效率均高于云薯304。云薯401耐低能力强,适合广泛种植,云薯304适合于高条件下种植。成熟期植株素积累量可作为高效型马铃薯品种筛选指标,发掘和利用具有较高的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马铃薯品种,有助于筛选和培育马铃薯高效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吸收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替代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及流失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素流失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华北平原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周年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ON),减施肥150 kg·hm-2的条件下,单施化肥(RF)和10%比例沼液替代(RFM)不会降低小麦和玉米产量.相较于CON处理的素年均盈余量218.1 kg·hm-2,RF和RFM处理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6.7%和55.9%.CON处理总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为33.70 mg·L-1和22.01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降低了31.45%和30.58%,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0.65%和43.39%.试验期间径流产流只发生2次,素淋溶发生次数和损失量远高于径流损失,因此淋溶是素流失的主要途径.CON处理总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为23.0 mg·L-1和0.095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降低了32.9%和30.5%,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5.5%和50.5%.由于施肥量较高,CON处理淋溶表观流失率为4.19%,而RF和RFM处理淋溶表观流失率分别降低了2.86%和20.76%.NO-3-N是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分别占淋溶和径流总流失量的66.3%和73.3%,其与总流失变化趋势一致.综上,化肥减量配施沼液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是降低素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减量施肥 小麦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植在牛粪化肥配施条件下消纳磷的作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摘要:为研究水稻作为湿地植物在防治面源污染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设置了4个施肥处理[100%化肥(100%F)、70%化肥+30%牛粪(70%F+30%M)、50%化肥+50%牛粪(50%F+50%M)、30%化肥+70%牛粪(30%F+70%M)],在每个施肥处理中又分别设定水稻种植和无水稻种植(UN)两种处理,以探讨种植水稻对整个体系中的碳(C)、(N)、磷(P)的消纳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能够降低盆面水的pH值、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TN)浓度,尤其是在70%F+30%M处理下,水稻对COD、TP、TN的减低效果最显著,与无水稻种植相比,其水稻种植条件下分别降低58.16%、65.50%和72.92%.100%F的水稻籽粒和茎叶的P含量最高;70%F+30%M各部分的N含量最高;50%F+50%M各部分的P含量最高;30%F+70%M籽粒的N含量最高,而茎叶的P含量最高.因此,在配施牛粪的情况下,水稻种植可以显著降低盆面水的pH值、COD、TP、TN,稳定土壤中的N含量,同时增加水稻植株中N、P的含量,其中以70%F+30%M处理下水稻的水处理能力及植株N含量最佳.

关键词: 水稻 鲜牛粪 土壤 盆面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藻菌共生固定化斜生栅藻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

绿色科技 2019

摘要:采用斜生栅藻和木醋杆菌构建藻菌共生系统固定化藻,制备了粒径为1 cm和2 cm的固定化藻,以游离藻作对照,测定了斜生栅藻处理后的猪粪废水的氨含量、总磷含量、总含量并计算了去除率;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和游离斜生栅藻对猪粪废水的净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藻对猪粪废水中氨、总磷、总的去除率高于游离藻,且1 cm固定化藻的去除能力更好.说明较小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对净化畜禽废水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藻菌共生 固定化斜生栅藻 去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江元谋干热河谷土壤磷水平对酸角叶片磷含量及光合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元江及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栽培酸角的土壤磷含量对酸角叶片磷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两个干热河谷区酸角人工林土壤、叶片磷含量及光合参数,并使用4种常用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二项式拟合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元江、元谋干热河谷酸角人工林土壤磷含量及磷比存在显著差异,两地土壤含量分别为1.205和0.881 g·kg-1,磷含量分别为0.481和0.177 g·kg-1,磷比分别为2.61和5.49;两地酸角叶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元江、元谋干热河谷酸角叶片的含量分别为17.28和13.51 g·kg-1,而叶片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51和1.18 g·kg-1,叶片磷比也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1.80和11.66; 4个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对两个干热河谷酸角的光响应曲线都有较高的拟合度,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在低光合有效辐射情况下拟合度最高,而二项式拟合模型在高光合有效辐射情况下拟合度最高,因此表观量子效率(α)、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取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数值,元江、元谋两地酸角的数值分别为0.055和0.060、38.921和8.019μmol·m-2·s-1、1.377和0.404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取二项式拟合模型的拟合数值,两地分别为11.073和6.331μmol CO2·m-2·s-1、3223.2和2532.4μmol·m-2·s-1;元江干热河谷的酸角光合作用显著高于元谋干热河谷,两地土壤磷含量和叶片磷含量是影响酸角光合作用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酸角 光合参数 光响应曲线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对3种牧草的生长效应和磷吸收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以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扭黄茅和孔颖草为试验材料,研究适量磷肥的施用对3种牧草旺盛期生长及土壤磷吸收的影响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磷肥比较,磷的施用有利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旺盛期(7-9月)的生长,3种牧草物候期有所延迟,可以提高3种牧草旺盛期绝对生长量,显著增加了孔颖草总生物量和吸收量(P<0.05).与未施肥对比,施(施纯120 kg·hm-2)有利柱花草和孔颖草对的吸收,显著提高柱花草含量和孔颖草的吸收量(P<0.05),促进柱花草和孔颖草的生长,提高柱花草和孔颖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提高扭黄茅地上部的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未施磷肥对比,施磷(施纯磷75 kg·hm-2)显著提高孔颖草的吸收量(P<0.05).本研究为3种牧草和其他牧草磷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即:适量的磷施用有利3种牧草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3种牧草 生长 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及可溶性有机碳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是土壤碳、库中最活跃的组分,是反应土壤被干扰程度的重要灵敏性指标,通过设置相同有机碳施用量下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添加下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和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化肥和生物碳、玉米秸秆、鲜牛粪或松针配施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no fertilization,CK)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和单施化肥平均高23.52%和12.66%(MBC)、42.68%和24.02%(MBN)、14.70%和9.99%(DOC)、22.32%和21.79%(DON)。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处理中,化肥+鲜牛粪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最高,比CK高26.20%(MBC)、49.54%(MBN)、19.29%(DOC)和32.81%(DON),其次是化肥+生物碳或化肥+玉米秸秆处理,而化肥+松针处理最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308.87 mg/kg)小于微生物量碳(474.71 mg/kg),而可溶性有机质量分数(53.07 mg/kg)要大于微生物量(34.79 mg/kg)。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显著降低MBC/MBN和DOC/DON,降低率分别为24.57%和7.71%。MBC和DOC、MBN和DON随着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total nitrogen,TN)的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加。MBC、MBN、DOC、DON、DOC+MBC和DON+MB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相关程度看,DOC+MBC和DON+MBN较MBC、DOC、MBN、DON更能反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和库的变化,成为评价土壤肥力及质量的更有效指标。结果可为提高洱海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固效果,减少土壤中素流失,保护洱海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有机物料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稻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PAD-502对高山杜鹃素营养的快速诊断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2014

摘要: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不同水平下高山杜鹃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叶位的SPAD值,分析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总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第1轮和第2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新梢生长期第1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而叶绿素各参数中对SPAD值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b的含量。在不同水平下,SPAD值及相对叶色差与单位干重的总含量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SPAD值的变化能够反映60%的单位干重叶含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对高山杜鹃进行快速、无损的素营养诊断。

关键词: 高山杜鹃 SPAD-502 营养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磷和钾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总、磷、钾和有效、磷钾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变化均表现为间隔5年土>连作土>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除全含量无显著季度变化外,其他三者均呈倒"V"型,含量峰值出现于2010年4月;土壤全钾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为新土>连作土>间隔5年土,季度变化规律与速效、磷一致;4个监测地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全、磷、钾及速效、磷、钾含量变化均不同。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他2种元素无显著相关性。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速效、磷、钾比例分别为1:0.4:2.4,1:0.4:1.4,1:0.4:2.0。结论:连作造成了三七种植土壤磷素的相对富集和钾素的相对亏缺,进而造成的土壤、磷、钾比例失衡为产生连作障碍的诱因之一。加强三七种植土壤、磷、钾最佳比例研究,从而进行配方施肥为消减连作障碍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三七 连作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