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印度尼西亚食用魔芋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
《长江蔬菜 》 2011
摘要:在印尼26个魔芋种中,仅Amorphophallus.muelleri(珠芽弥勒魔芋),Amorphophallus.variabilis(印尼白魔芋)和Amorphophallus.paeoniifolius(疣柄魔芋)是民间有食用记录的3种魔芋。其中,淀粉型疣柄魔芋在印尼种植及应用广泛,珠芽弥勒魔芋主要在印尼爪哇岛、苏拉威西岛和南加里曼丹种植,而印尼白魔芋则少有种植。印尼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气候环境宜于发展魔芋产业,但因加工条件不完善、灌溉设施缺乏等阻碍了印尼魔芋产业的发展。


珠芽魔芋弥勒种(Amorphophallus muelleri)的生物学特性及发展前景
《长江蔬菜 》 2010
摘要:能生长珠芽的魔芋有4个种,它们是红魔芋(2个种)、弥勒魔芋及攸乐魔芋。虽与现有栽培种在植株外观上有显著不同,但前3个种在植株花型、色泽、植株叶柄及花柄特征上仍有显著差异。红魔芋与弥勒魔芋虽皆以无性开花结籽的方式获得成熟种子,但在4个种中,红魔芋与攸乐魔芋则存在葡甘聚糖含量低或粘度低,产品品质差,无法获得合格产品等问题,不宜作为栽培种大面积种植。弥勒魔芋组织中葡甘聚糖含量可达75%,粘度超过40000mPa.s、糊液透明度好,精粉货架期长,经济价值最高,竞争优势明显,是规模化发展的理想栽培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