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效多刀位推进式全自动坚果取仁装置应用研究
《农产品加工 》 2024
摘要:坚果取仁是坚果加工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取仁装置是该工序的主要设备.传统取仁装置分为人工取仁和人工协同取仁装置取仁,存在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进料不均、效率低、质量差、易堵塞、不防滑等缺点.根据坚果取仁工艺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多刀位推进式全自动坚果取仁装置,具有进料均匀、全自动、取仁效率高、取仁质量好、省时省力、不易堵塞和打滑等优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有显著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多刀位推进式全自动取仁设备 应用 研究
8个紫甘薯品种的种植对比研究
《种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8个紫甘薯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5302、桂薯131、云紫2号、南紫008号平均产量较高,分别为75.4,57.3,54.4,44.2t/hm~2;云紫2号、桂薯131、南紫008号、徐紫薯8号、15302,其平均干物质含量分别为30.3%、22.2%、21.7%、19.8%、18.4%;熟食口感较好的分别是15302、南紫008号、云紫2号。通过结果分析,15302、云紫2号、南紫008号这3个品种高产、质优,有较好的种植效益。云紫2号可作为加工原料品种,适于加工紫甘薯全粉和提取花青素;15302和南紫008号这2个品种适于大众鲜食消费。
家蚕不同龄期感染菜粉蝶微孢子虫的差异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不同龄期的感染力差异,利用在云南省蒙自市收集的菜粉蝶,对其体内的微孢子虫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通过叶面添食的方法,先后将菜粉蝶微孢子虫(约1.21×108粒)分别添给2、3、4、5龄起蚕各160头食用,随后正常饲养至上蔟结茧、化蛹、羽化。检验死蚕、不结茧蚕、死笼茧及蛾子中菜粉蝶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综合统计分析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各龄期家蚕的危害性和感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不同龄期的感染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家蚕龄期的增加,菜粉蝶微孢子虫的感染力逐渐降低。
特异资源绿天麻和乌天麻光合色素合成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天麻和绿天麻为材料,研究其叶绿素光合色素合成特性,从而揭示其光合色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机理。测定乌天麻和绿天麻叶绿素合成途径中的前体物质的含量,包括﹠-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琳原III(Urogen III),原卟琳IX(Proto IX)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镁原卟琳(Mg-Proto),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的测定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前体物质中,乌天麻原卟琳IX(Proto IX)含量为绿天麻的2.3倍,乌天麻镁原卟琳(Mg-Proto)的含量仅为绿天麻的3/5,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并未检测到有吸收,乌天麻胡萝卜素为绿天麻的6.3倍。通过叶绿素合成途径方向揭示了绿天麻和乌天麻的光合色素合成特性。
加强科企合作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15
摘要:文章分析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企业合作的现状,总结了科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组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战略联盟、做强科技服务共享平台和支持企业组建集团公司等未来科企合作的重点,以及创新机制,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辣木综合利用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从药用功能、水体净化功能、保健功能、饲料利用及食品开发、生物治理等方面,对辣木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辣木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辣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云南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对云南地区高茶多酚、高咖啡碱、低咖啡碱、高茶黄素及抗性等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丹参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和覆土厚度等条件处理对丹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了丹参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丹参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对pH值的适宜范围比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赤霉素对丹参种子的萌发作用不明显,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 cm,最适贮藏时间为6个月,生产中建议随采随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