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AMMI模型分析云南省杂交籼稻区试优质品种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杂交水稻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MMI模型对2019—2020年云南省区域试验中米质达到农业部优质等级的6个杂交籼稻品种在10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试验点、品种与试验点互作、交互效应主成分轴IPCA1和IPCA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个参试品种中,绿两优808、广8优03、广8优7185、泸优臻占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合在全省籼稻区推广种植;内6优粤丝、E两优156虽然产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仅适合在特定稻作区种植。在10个试验点中,以华坪、景洪、罗平和文山对品种分辨力较强,蒙自、普洱、保山和芒市对品种分辨力一般,而云县和水富对品种分辨力较弱。垩白度和碱消值是限制优质杂交籼稻米质提升的主要因素。
基于不同深翻年限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异与稳定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深翻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在不同土层深度的空间变异和稳定性.[方法]以云南祥云蔬菜连作土壤为对象,基于深翻年限(2014-2020年)对0~20、20~40、40~60 cm 土层深度土壤团聚体进行连续采样监测.分析不同土层深度在不同深翻年限下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粒径分布格局、稳定性差异情况.[结果]>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较>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DR0.25对深翻作用的响应更为敏感,受深翻作用,WR0.25明显低于DR0.25;WR0.25总体呈随深翻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在0~20 cm 土层随深翻年限增加总体变化不明显,20~40 cm 土层随深翻年限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40~60 cm 土层MWD在深翻1~5年表现为随深翻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深翻6~7年后MWD逐渐降低;团聚体破坏率(PAD)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随深翻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WR0.25、PAD、MWD三者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其中WR0.25与PA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0.750;WR0.25与MW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6;PAD与MW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95.[结论]深翻措施直接作用于土壤团聚体结构,团聚体含量组分重组导致原生耕作土壤层次分异,层次分异表现为表层和底层两级分化,水稳性团聚体组分变异较大,层次发生响应更为敏感.深翻作用使土壤表层与底层实现空间位移、混匀,致使各土层原有层次分异趋于同质化,随深翻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分布格局逐渐趋同,稳定性逐渐增加.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为分析2009~2019年抚仙湖径流区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运用SPSS 25软件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衍生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总氮、氧化钾、氯、钾氯比、两糖差和糖碱比的总体偏度均为正偏离,其余指标均为负偏离。3个部位烟叶的烟碱、氧化钾、氯、钾氯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中上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两糖差和氮碱比的总体数据分布较为分散。烟碱、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在不同部位的稳定性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上部烟叶总氮>还原糖>烟碱>总糖,中部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下部烟叶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其余指标的稳定性在3个部位间趋势相同,即非烟碱氮/总氮>氮碱比>氧化钾>糖碱比>两糖差>钾氯比>氯,中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整体优于下部烟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偏度和峰度在不同年度间均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除个别指标外,各部位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年度间差异不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总体较好。
钝裂银莲花花色素合成相关基因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园艺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于钝裂银莲花类黄酮/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q RT-PCR表达分析时的内参基因,根据钝裂银莲花蓝/白不同花色花器官组织的转录组测序结果,选取了多聚泛素酶基因(polyubiquitin,UBQ)、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β-TUB)、水通道蛋白基因(aquaporin,AQP)、肌动蛋白基因(actin,ACT)、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GAPDH)、组蛋白基因(histone,HIS)、转录延伸因子基因(elongation factor 1-β,EF-1β)和60S核糖体蛋白基因(60S ribosomal protein L13-1,RPL13)等8个常用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以钝裂银莲花的叶片、茎杆和蓝/白色花器官等不同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qRT-PCR检测这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等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中,UBQ表现最稳定,而β-TUB相对稳定性最差。以最稳定的UBQ为内参对钝裂银莲花类黄酮/花青素合成途径中16个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进行q RT-PCR分析,结果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UBQ为钝裂银莲花花色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最适内参基因。
关键词: 钝裂银莲花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筛选 稳定性 类黄酮/花青素合成途径
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lowers and leaves of female plant in industrial hemp,PFLFIH),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该多糖对9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紫外线、温度、pH值、氧化剂与还原剂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PFLFI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3.1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6.25 mg/mL,对大肠埃希菌等其他8种人体致病菌无抑菌活性.该多糖具有良好的紫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耐受能力较好;pH值对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较大,在pH值为7时抑菌活性最高.
枳实中辛弗林分离纯化及其标准样品定值与不确定度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枳实药材、柑橘类水果中辛弗林分析测定的准确度和质量评价的一致性等,本研究开展了辛弗林标准样品的研究。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手段,从枳实中分离得到辛弗林高纯度单体化合物,分别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两种不同原理定值方法对辛弗林标准样品进行纯度定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通过F检验和t检验对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均匀性进行考察,利用模拟长途运输条件,对辛弗林的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定值、均匀性和稳定性研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定值结果为99.62%,均匀性良好,在6个月内稳定性较好,扩展不确定度为0.8%(k=2),量值准确、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
利用AMMI模型分析红花花瓣产量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G·E)决定作物在多生态环境中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研究红花G·E互作效应对花瓣产量稳定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7个红花品种,4个试验点,3次重复,测定各品种花瓣产量,运用AMMI模型对红花品种的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型占总变异的15.94%、环境效应占16.29%,G·E互作效应占47.64%,表明G·E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远大于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主成分计算出基因型稳定性参数(Dg),顺序为‘YN1805’>‘YN2057’>‘YN512’>‘YN495’>‘YN1959’>‘YN2527’>‘弥渡红花’(CK)。运用AMMI模型有效地解释了红花品种产量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和G·E互作效应。根据产量、稳定性参数及AMMI模型分析结果,高产而又稳定的品种有‘YN1805’和‘YN2057’,高产而又不稳定的品种有‘YN512’和‘YN1959’,不高产也不稳产的品种有‘YN495’、‘YN2527’和‘弥渡红花’(CK)。在红花生产中,应选用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
水稻DUS测试数量性状的测试性能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2个水稻品种的DUS测试数据,通过稳定性和关联性分析,探讨11个DUS数量性状的测试性能。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为4.87%~20.69%。剑叶宽度(C5)、穗长度(C6)、谷粒长度(C8)、谷粒宽度(C9)、糙米长度(C10)、糙米宽度(C11)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稳定性较高;其余5个性状变异系数超过10%,稳定性较低。性状间相关性差异较大,相关系数为-0.56%~0.978%。其中,糙米长度(C10)和糙米宽度的(C11)的相关性最高,r=0.978;谷粒长度(C8)和糙米长度(C10)及谷粒长度(C8)和糙米宽度(C11)次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和0.938;谷粒宽度(C9)和糙米长度(C10)、谷粒宽度(C9)和糙米宽度(C11)及谷粒长度(C8)和谷粒宽度(C9)的关联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870、0.876和0.853,都在a=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而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C1)和谷粒宽度(C9)以及倒数第二叶叶片长度(C1)和糙米宽度(C11)的相关性最差,相关系数仅为r=-0.56。各测试性状与其它10个测试性状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1259~0.1345。性状关联性与稳定性较为一致,与其它测试性状相关性高的性状,稳定性也较高。谷粒长度(C8)、糙米宽度(C11)、糙米长度(C10)、谷粒宽度(C9)和剑叶宽度(C5)变异系数<10%,为4.87%~7.81%,与其它性状的相关系数为0.1345~0.0876,测试性能强,可以作为DUS测试的必测性状。判断性状的测试性能时,稳定性和与其它性状的关联性两者均好的性状测试性能强;对于稳定性和关联性不一致的性状,应偏重考虑稳定性,稳性好的性状测试性能较强。《指南》把剑叶宽度(C5)列为必测性状是合理的。在现有基础上,可考虑把谷粒长度(C8)、糙米宽度(C11)、糙米长度(C10)和谷粒宽度(C9)4个性状增列为必测性状,以增强《指南》的科学性。鉴于稳定性好,把穗长度(C6)列入必测性状具有合理性。剑叶长度(C4)虽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较高,但稳定性不够好,考虑列入补充性状较为恰当。
关键词: DUS测试 数量性状 稳定性 相关性 测试性能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