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规律(模糊匹配)
6条记录
基于HTP标记对玉米DH、RIL和BC群体遗传规律的比较分析

玉米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先玉 335 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s,DH)群体、掖 107x昌 7-2重组自交系(Recombined inbred lines,RIL)群体和京724×京92回交1代(Backcross,BC)群体为试材,采用全基因组覆盖的新型区块标记——单倍型标签多态性(haplotype-tag polymorphisms,HTP)标记,从基因型分离比、亲本遗传片段和重组交换3个角度解析DH、RIL、BC群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DH群体虽然偏分离高于BC群体,平均交换频率低于RIL群体,但该群体样本中不存在杂合和外源片段,均为纯合片段;平均亲本遗传片段长度为384个HTP,高于RIL群体;单代上拥有最高的重组交换次数,相较于其他群体,在群体特点和创制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多优势.

关键词: 玉米 DH RIL BC HTP标记 遗传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根肿病大白菜材料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农学学报 2023

摘要:为了明确抗根肿病大白菜材料CCR12049中的抗病基因,进一步开发分子标记.以高抗根肿病的高代自交系大白菜CCR12049、高感根肿病的高代自交系大白菜CM12081、CCR12049和CM12081杂交得到的F1及F1自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抗病材料中的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36对引物在2个亲本和F1中初步筛选出4对有多态性的引物,在F2中进一步验证,发现只有1对(cr-26)在F2中的扩增结果与表型鉴定一致;2个亲本及F1的PCR产物测序比对发现,在95~111 bp这个位置,抗病亲本和F1的序列完全相同,但是感病材料在这个位置出现了17个碱基(TCTCTATCTCTTACGCA)的缺失.可以推断抗病材料可能是由于这17个碱基的插入从而表现出抗病性,该标记可以将抗感材料区分开,该标记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筛选白菜抗根肿病的SSR分子标记来利用.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SSR分子标记 遗传规律 序列比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苦荞株型的遗传机制为苦荞高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株高差异较大的两个苦荞品种的杂交后代开展了株型相关性状以及产量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质量在F2群体和F3群体中都出现超亲分离,并且除了分枝数以外,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粒质量的显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平均显性度大于1.4个性状在F2代和F3代中的广义遗传率为0.62~0.78,在狭义遗传率中单株粒质量为0.26和0.31为最小,分枝数为0.65和0.68最大,株高和主茎节数在其之间.株型性状以及产量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株型性状都与产量性状存在显著的表现型正相关,株高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结论]遗传率较高的分枝数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可以后期世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 苦荞 株型 遗传规律 遗传相关 表现型相关 杂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系统选育法、人工诱变、回交法等途径,以云南已建立的自然条件、人工控温鉴定和反复鉴定选择法相结合,培育出一批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s);揭示了系选NIL云粳9号与西南175、回交NIL与十和田、02428与极强耐冷品种、滇农S-1与优异种质之间耐冷基因的遗传规律;选育出一批强穗数型中间母本和优异核心种质聚合系;农林20/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0主要分布在第1,3-8,10和第12染色体上.

关键词: 耐冷基因 近等基因系 数量性状位点 水稻 穗期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遗传规律 耐冷性遗传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紫黑米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云南农业科技 1999

摘要:阐 述了云南 紫黑米 的考察 收 集及 其 遗传 规律 的 研究、 药用 和 食用 价值 等, 并探 讨 了 紫黑米在育 种上的 利用及其 广阔的开 发应用 前景。

关键词: 紫黑米 遗传规律 利用 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产孢遗传规律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对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及一个回大组合的约210个单孢菌株的产孢力进行测定,明确产孢力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稻瘟病菌产孢力平均值约为5.04,个体产孢多少主要取决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其内的聚集情况。同时发现,各组合产孢力平均值间变异程度较小,而各组合内菌株间的变异程度却较大。比较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形成情况,发现两条产孢途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规律 产孢力 分生孢子形成能 子囊孢子形成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