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风味物质分析
《北方水稻 》 2025
摘要:以云南3个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云粳37号为试验材料,以稻花香、滇禾优615、云恢290等公认的优质食味品种作对照,分析比较云粳37号与对照品种的稻米食味相关性状及稻米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云粳37号的胶稠度和崩解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则相反。云粳37号的风味物质数量和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种植在玉溪的风味物质数量最多,为32种,种植在丽江的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为438.98 ug/kg;对照品种中稻花香和云恢290风味物质数量均为12种,滇禾优615为10种,而风味物质含量最高的是稻花香,为41.78 ug/kg。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在云南省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不仅食味品质好,还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试验结果也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酒陈酿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
《中国酿造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不同陈酿时间的黄酒原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黄酒酒龄的延长,黄酒主要理化指标酒精度、pH值、总酸、总糖等指标没有显著变化;总多酚在贮存期间呈下降趋势,尤其贮存前6年,降低率达到了27.6%,阿魏酸、槲皮素和原儿茶酸是引起多酚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贮存期间,氨基酸尤其是苦味氨基酸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这也是贮存期间黄酒苦涩味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各种风味物质在贮存期间的变化规律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醇和酸含量在降低,而酯类、醛类的含量在增加。5-甲基糠醛作为啤酒的老化指标,在该研究中含量从初始的3.06g/L上升到了113.34g/L。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