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驯化栽培(模糊匹配)
4条记录
野生柳生金针菇和金针菇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自滇西北地区的2份野生大型真菌标本,通过形态学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柳生金针菇Flammulina rossica和金针菇F.filiformis.以分离纯化保藏的菌株Mdr-02和Mdr-09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采用碳源、氮源、无机盐、pH和温度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从中挑选出4个较优因素的3个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柳生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浸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豆饼粉,最适无机盐为碳酸钙,最适生长温度为24℃,最适pH为6.0;金针菇菌丝最适碳源为麦芽浸粉,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最适生长温度为24℃,最适pH为6.0.此外,本研究首次成功驯化了柳生金针菇并获得了一株可选育的金针菇菌株,为野生金针菇种质资源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系统发育 形态学 正交试验 驯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临沧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其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该菌在2号栽培种配方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覆土组优于露地组)表现最好.菌丝体白色,长势浓密,38 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5.89±1.01)mm/d;菌盖黄色,直径达66.00 mm,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4.14±1.07)m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菌柄褐黄,其长度、直径分别达到84.00 mm、18.00 mm.驯化的野生灵芝菌株YAASM4672人工栽培最优配方为:78%玉米芯、18%米糠、2%高粱粉、1%石膏粉、1%白砂糖,覆土能促进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灵芝 形态学 ITS序列分析 驯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濒危药材胡黄连的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野生胡黄连驯化栽培技术,为胡黄连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种植时间、覆膜、遮荫对胡黄连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密度、肥料、采收期对胡黄连产量的影响。提出胡黄连人工栽培适宜措施。采用分株繁殖的胡黄连适宜种植时间为2~3年,适宜遮荫和覆黑色地膜可提高胡黄连存活率,促进胡黄连生长。高产栽培最适措施为:种植密度20cm×30cm,每公顷施用30000kg腐熟农家肥和600kg复合肥;采用追肥、底肥各施1/2;10月采收。胡黄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密度及肥料的施用量。

关键词: 胡黄连 驯化栽培 生长情况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叶薯蓣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三角叶薯蓣是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药源植物之一,薯蓣皂甙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急需开展人工种植.我们对三角叶薯蓣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叶薯蓣在丽江坝和鲁甸村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产量和薯蓣皂甙含量与年龄关系密切,以栽培生长3年收获为宜;在鲁甸村3年生平均鲜产量为41.1 T/HM2,丽江坝为32.1 T/HM2;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大田栽培的技术.

关键词: 三角叶薯蓣 驯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