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麦马铃薯间作模式对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为探究间作对分蘖期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64个云南大麦品种(系)与紫色马铃薯间作,大麦单作为对照,揭示分蘖期大麦苗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棱型、不同用途类型间的大麦苗4个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大麦SOD(1609.31U/g)、CAT(159.16U/g)、POD(334.70U/g)、PPO(102.30U/g)活性显著高于单作,且单作、间作下不同品种间4个抗氧化酶活性水平均存在差异;不同棱型间大麦苗抗氧化酶活性表现为间作模式下二棱大麦抗氧化酶活性最高,单作模式下多棱大麦抗氧化酶活性最低;不同类型大麦间作模式下啤酒大麦品种抗氧化酶活性最高,青稞品种次之,饲料大麦品种抗氧化酶活性最低。用隶属函数法对间作模式下大麦抗氧化性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云啤麦MF20-5、宽颖大麦、MF20-16等抗氧化性综合评价前10的品种(系),作为与马铃薯间作下抗氧化性强的云南大麦品种(系)。
有机肥和套种对干热区火龙果土壤微生物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施用有机肥和套种对红心火龙果(Hylocereus costaricensis)种植的优势机理,以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园为研究对象,探索有机肥施用量(F0:0 t·hm-2和F20:20 t·hm-2)和套种方式(MP:单种火龙果,IP:火龙果套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和IS:火龙果套种大豆(Glycine max))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以及红心火龙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F0处理相比,F20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红心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在F0和F20条件下,相比于MP处理,IP和IS处理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而IP和IS处理仅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套种能显著提高红心火龙果的产量,在F0条件下IP和IS处理分别比MP处理增加产量48.48%和42.20%,在F20条件下分别增加25.37%和29.82%.IP和IS处理在F0条件下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在F20条件下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除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外,产量、品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有机肥和套种花生或大豆可增强干热区红心火龙果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关键词: 红心火龙果 套种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产量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幼龄果园夏季套种玉米+秋季套种蔬菜模式建设
《中国热带农业 》 2023
摘要:为充分利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幼龄果园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幼龄果园建园初期(种植后1~3年)的经济效益,增加果农经济收入,降低幼龄果园种植和管理成本,2018—2020年,根据区域玉米和3种蔬菜的种植方式,建立“幼龄果园夏季套种玉米+秋季套种蔬菜”的增产增效栽培模式,总结栽培模式关键技术,结合套种作物在市场的销售情况,分析模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果树单作对比,幼龄果园夏季套种玉米+秋季套种蔬菜的种植模式,每年增加幼龄果园2种以上农作物品种,提高园内经济收入,每公顷增收约113694.00~273090.00元,纯收入约75569.00~201701.50元/hm~2,以短养长,同时高于蔬菜单季收入。在果树行间种植短期作物,可使杂草抑制率超过70%;随着短作水肥的施入,果树根系吸收多余的水肥,可促进果树生长;豆科作物生物固氮培肥土壤,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短期作物与短期作物间的轮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持果园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幼龄果园的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不同套作种植模式下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为明确不同套作模式下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发生流行情况,文章基于宾川县现有套作模式,通过试验了解不同种植模式下葡萄病害发生流行情况及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初发病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葡萄单作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为4月27日,7月中旬到8月湿度从67.56%提高到90.7%,加速了霜霉病的发生,最大病情指数在9月17日为37.34;葡萄套作番茄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5月7日,最大病情指数在9月27日为34.6;葡萄套作西蓝花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4月17日,最大病情指数在9月7日为39.5;葡萄套作莴笋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4月17日,最大病情指数在10月7日为40.2;霜霉病发生严重程度为:葡萄套作莴笋>葡萄套作西蓝花>葡萄单作>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单作、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套作莴笋3种模式下白粉病初发病时间为4月7日,葡萄套作西蓝花于4月17日调查时初发病,葡萄单作、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套作西蓝花3种种植模式在6月17日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24.15、26.46、21.36,葡萄套作莴笋种植模式在6月7日病情指数达到最高值22.75,白粉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为: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单作>葡萄套作莴笋>葡萄套作西蓝花。
烤烟套种奇珍76甜豌豆生产技术及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筛选出一套适宜烤烟套种奇珍76甜豌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奇珍76甜豌豆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分析烟豆共生期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和烟后种植豌豆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烤烟套种奇珍76甜豌豆产量最高的配套栽培技术为施纯氮量225.0 kg/hm2、株距7 cm、(苗期、初花期、结荚期)追肥比例20%:40%:40%.奇珍76甜豌豆与烤烟共生期对烟田速效养分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烤烟套种奇珍76甜豌豆对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没有显著影响.
基于LCA的不同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及温室效应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间作体系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效应和产量优势的影响,本文选用小麦/蚕豆和玉米/马铃薯间作种植体系,通过为期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以小麦/蚕豆间作和小麦单作、玉米/马铃薯间作和玉米单作为研究对象,以生产1 000kg作物为评价的功能单元,建立农资系统和农作系统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了不同种植体系的作物产量、全球增温潜势和能源消耗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小麦两年的产量分别增加18.04%和39.94%;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的产量分别增加2.65%和23.16%;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两年平均增幅高于玉米/马铃薯间作系统。小麦/蚕豆间作的土地当量比两年均大于1,玉米/马铃薯间作的土地当量比仅有1年大于1。与单作小麦相比,两年间作小麦的全球变暖潜值分别降低15.28%和28.53%,能源消耗分别减少15.29%和28.53%;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的全球变暖潜值分别降低2.61%和19.05%,能源消耗分别减少2.61%和18.83%。小麦/蚕豆间作的间作产量优势优于玉米/马铃薯,但玉米/马铃薯间作的增温潜势低于小麦/蚕豆间作。合理间作具有显著增产效应,同时可以降低温室效应以及能源消耗,以更低环境代价获得作物高产高效。
关键词: 间作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温室效应 玉米/马铃薯 小麦/蚕豆 产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