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贮大麦新品种云贮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摘要:云贮麦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鹤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云大麦6号为母本、云啤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联合选育的青贮专用大麦新品种。在连续2年的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鲜质量为50 699.40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19.27%,增产极显著,丰产稳产性评价为“很好”;平均干质量为17 831.1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16.68%,增产极显著。云贮麦1号表现为分蘖力强、叶片持绿性好、高产稳产、抗倒伏性好和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24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大麦(青稞)(2024)530008。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000~2 400 m秋冬播大麦种植地区种植。


羊肚菌栽培理论、技术进展及未来热点
《食药用菌 》 2025
摘要:近十余年来,中国羊肚菌栽培在理论和技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未来也将在乡村振兴中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在综述羊肚菌栽培理论涉及的基础概念及研究难点基础上,结合研究和生产经验,从栽培设施与栽培模式两方面,分析我国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瓶颈,并展望未来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其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宽窄行中耕促茎节长根超高产麦类栽培技术
《种子科技 》 2024
摘要:为在位于低纬高原的云南精准挖掘小麦和大麦新品种高产潜力,为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参考,叙述了“宽窄行中耕促茎节长根法”栽培措施、“四定两不定”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集成综合配套技术,以期达到小麦和大麦超高产目标。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5个蓝莓品种果实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以从国外引进的5个蓝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丽江种植条件下果实的外观指标(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果形指数、色泽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淀粉和花青素等),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指标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尔有最优的果形指数(0.86)、最高的单果重(1.87 g)和花青素含量(440.5μg/g),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16.69%)、维生素C含量(0.35 mg/g)和游离氨基酸含量(41.11μg/g)。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635%,综合评分奥尼尔最高,为最优品种,适合引种栽培及作为育种材料。
关键词: 蓝莓 引种栽培 果实 外观指标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丽江


白肉灵芝'云灵3号'选育
《食用菌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内收集野生子实体,经过鉴定和组织分离获得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以菌株L4439作为对照,通过初筛、复筛、区别性鉴定、中试和多年多点示范栽培选育菌株。结果表明:选育的菌株L4968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呈红褐色、漆样高光泽,同心环纹和放射状纵脊明显,菌盖长度为(15.08±0.12) cm,菌盖宽度为(12.23±0.09) cm,菌肉厚度为(0.81±0.02) cm,菌柄长度为(7.25±0.10) cm,菌柄直径为(2.75±0.07)cm,每袋子实体鲜重为(84.98±1.41) g,生物学效率为(15.45±0.26)%,栽培周期为(85.00±0.82) d,出菇整齐,栽培性状稳定,栽培产量较高,该菌株适宜在云南及周边地区进行设施化和林下仿生栽培。2023年,菌株L4968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品种名称为‘云灵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