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杂志
》
2024
摘要: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研究表明蜂蜜中富含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调节血糖平衡、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伤口再生、提升运动机能等.
关键词:
营养物质
肠胃功能
抗菌消炎
分泌物
运动机能
微量元素
蜂蜜
蜜蜂
《蜜蜂杂志
》
2017
摘要:为了确定源于生活经验和网络中鉴别真假蜂蜜技巧的可行性,我们采集了4个不同来源的15种蜜样,以收集到的8种鉴别技巧进行测试,并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简易鉴别方法。研究发现:通过"蜜滴在白纸上的扩散""加入酒精""高温铁丝插入""葱秆插入蜜样""快速搅拌蜜样"判定蜂蜜真假结果 (判别成功率为0)与蜂蜜国家标准(GH/T18796-2012)分析结果不相符合,不能作为鉴别蜂蜜的简易技巧。"加入碘液观察""观测蜜样后字迹""用力摇晃蜜样稀释液"鉴别率为86.67%,与国家标准(GB/T 18932.16-2003)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P=1),可以作为鉴别真假蜂蜜的技巧。我们认为简易辨别技巧快速确定蜂蜜真假性能够为消费者初步判断蜂蜜质量,节约了蜂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关键词:
蜂蜜
假蜂蜜
判别技巧
国家标准
《蜜蜂杂志
》
2016
摘要: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是判断蜂蜜质量的重要指标,加热温度的高低和加热时间长短是形成羟甲基糠醛的最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温度下对云南生产的苕子蜜、石榴蜜、野藿香蜜、咖啡蜜、橡胶蜜等恒温加热0~10小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蜂蜜中羟甲基糠醛含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上升越快。结论:为保证蜂蜜热加工处理的安全性,加热处理温度应低于80℃,加热时间不超过10小时。
关键词:
蜂蜜
羟甲基糠醛
加热处理
温度
时间
《蜜蜂杂志
》
2015
摘要:探讨同一蜜源生产的蜂蜜中淀粉酶活性与养蜂生产的关系。试验测定了2011年、2012年和2014年石榴花期不同批次生产的36个蜂蜜样品淀粉酶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榴花期不同生产批次蜂蜜其淀粉酶值存在差异,第四批次蜜组酶值最高。第一批次蜜与第二批次蜜间差异显著(P=0.039)、与三、四批次蜜间差异极显著(P<0.01);二、三、四批次蜜组间酶值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同蜜源生产的蜂蜜中淀粉酶活性受生产批次的影响,不同生产批次蜜样其淀粉酶活性有差异,随着生产批次的持续递增淀粉酶活性增强。
关键词:
蜂蜜
生产批次
淀粉酶
《蜜蜂杂志
》
2012
摘要:分别采集2011年和2012年云南省蒙自市石榴花期生产的24个蜂蜜样品,对各主要指标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蜂蜜样品中水分(21.92±1.64)%;淀粉酶值(18.79±6.10)mL/(g·h);酸度(14.13±1.67)(1mol/LNaOH)mL/kg;还原糖(74.20±1.49)%;葡萄糖(38.00±1.05)%;蔗糖(2.26±1.28)%;总糖(76.58±2.75)%;灰分(0.06±0.03)%。通过对两年生产的石榴花蜂蜜各指标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都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石榴
蜂蜜
理化指标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