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esistance(模糊匹配)
174条记录
葡萄砧木新品种云砧5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砧5号是以云葡2号×抗砧3号杂交选育的葡萄砧木新品种。果穗圆柱形,无副穗,无歧肩。平均穗质量60 g,最大穗质量110 g,平均穗长11.0 cm,平均穗宽8.1 cm,果穗紧密度松。果粒成熟不一致,果粒圆形,极小,平均粒质量0.80 g。蓝黑色,果粒纵径1.15 cm,横径1.09 cm,果形指数1.05,每果粒含种子3~4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9.1%,可溶性糖含量9.2%,可滴定酸含量1.8%,出汁率50.8%。生长势较旺盛,雌能花,二倍体。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2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花,7月上中旬成熟,浆果晚熟。节间长,枝条硬度适中。卷须发达。扦插成活率在90%以上,与阳光玫瑰等品种嫁接亲和性好。耐高温,较耐旱,耐盐碱,耐寒,抗病性较强。适宜在云南宾川、建水、元谋、麒麟地区种植。

关键词: 葡萄砧木 新品种 云砧5号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逆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的选育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目的]针对甘蔗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选育高产、高糖、抗旱、抗病的甘蔗新品种,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方法]以'新台糖26 号'为母本、'新台糖11 号'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采用甘蔗"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各级圃筛选、区试试验评比分析,选育出优良甘蔗新品种'云蔗102768'.[结果]'云蔗102768'中晚熟、高产、高糖、中-中大茎,脱叶性好、抗旱性强,高抗黑穗病、中抗条纹花叶病、抗高粱花叶病.在云南省第十五轮甘蔗新品种区域化试验中,平均蔗产量122.17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 号'(下同)增产 13.3%;全期(11 月—次年 3 月)平均蔗糖分14.70%,与对照相当;平均含糖量 16.26 t/hm2,比对照增产 12.4%.[结论]该品种于2022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甘蔗(2022)530004],适宜在云南省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蔗区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坝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坡地、台地种植.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云蔗102768’ 抗逆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新型杀菌剂氰霜唑的敏感性及抑菌表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监测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对新型高效杀菌剂氰霜唑的抗药性水平,探究氰霜唑的抑菌作用,为晚疫病的绿色防控和杀菌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2015—2020年分离自中国四大马铃薯优势区域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敏感性,计算EC50抗性倍数和抗性指数,评估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抗药性水平。离体法测定氰霜唑对晚疫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表型及其对病原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中国4个马铃薯优势区域160株晚疫病菌对氰霜唑敏感性的频率分布表现为连续单峰曲线,近似正态分布;EC50值处于0.0666~3.8498μg/mL,平均EC50值为(0.5286±0.5394)μg/mL;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较敏感,且敏感菌株在群体中的比例为89.0%,为优势群体,同时检测到低抗菌株,未检测到中抗和高抗菌株。抗药性水平表明,4个优势区域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平均EC50值和平均抗性倍数无显著性差异,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的低抗菌株频率超过10%。氰霜唑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孢子囊萌发、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等生长发育阶段有显著抑制,严重削弱了其致病性。【结论】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较为敏感,4个优势区域的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抗性指数相近且极低,抗药性风险较低,仍是目前晚疫病绿色防控的理想药剂。氰霜唑抑制了晚疫病菌的生长发育,从而削弱了其对寄主的致病性。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氰霜唑 抗药性 抑菌表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根肿病品种在云南省西南发病区的田间评价

农学学报 2024

摘要:通过明确'华双5R'和'华油杂62R'2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的田间抗性、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为油菜根肿病重发区筛选出优良的抗病品种.本研究在云南省西南地区的腾冲市、梁河县和临翔县3个油菜根肿病病区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本课题组研发品种和当地主推品种作为对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华双5R'和'华油杂62R'在3个试验点均能正常成熟安全越冬,生育期176~199 d,各生育期表现整齐一致;'华双5R'和'华油杂62R'在腾冲和梁河点对油菜根肿病表现为高度抗病,在临翔点表现为抗病;'华双5R'和'华油杂62R'在3个试验点的农艺性状良好;'华双5R'的产量在3个试验点与7个对照品种相比,比梁河点的'云油杂12号'减产2.71%,与腾冲点的'云油杂12号'和'杂1256'、梁河点的'云油杂15'和'花油8号'、临翔点的'云油杂12号'和'德油1号'相比增产幅度为7.49%~56.83%;'华油杂62R'的产量在3个试验点与7个对照品种相比,比梁河点的'云油杂12号'减产5.76%,比临翔点的'德油1号'减产4.61%,与腾冲点的'云油杂12号'和'杂1256'、梁河点的'云油杂15'和'花油8号'、临翔点的'云油杂12号'相比增产幅度为4.12%~51.90%.'华双5R'和'华油杂62R'在3个试验点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176~199 d,对根肿病表现出较强抗性,同时农艺性状良好、产量较高,可在云南省西南地区油菜根肿病病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抗性鉴定 抗性品种 田间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遗传多样性与抗性品质基因分析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以育成的14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利用水稻SNP标记,分析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构建SNP分子指纹图谱,同时检测水稻主要病虫害抗性基因及品质基因的分布。结果表明,1K水稻SNP芯片共筛选出3302个多态性标记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PIC平均值为0.264,最高仅为0.375;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遗传距离最近的2个品种,仅有51个差异位点,表明这些不育系材料的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同质化严重;通过比对参考品种功能基因,分析水稻褐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位点Bph14、Bph3&15、Bph27、Pi1、Pi2、Pi9、Pigm、Pikh、Pita、Piz、Xa7、Xa21和Xa23在15份材料中的分布,发现这批不育系材料携带的抗性基因较单一;对品质优异基因的分析发现,这些不育系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部分品种具有低镉和香味基因。研究结果为后续的水稻品种抗性遗传改良和品质优异基因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SNP芯片 抗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的资源.通过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28.48%、10.95%、9.14%、19.24%、20.00%和12.19%;而在穗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3.71%、0.38%、2.57%、19.62%、22.57%和51.14%;进一步对叶、穗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69份既抗叶瘟又抗穗瘟的水稻品种,这69份粳稻品种来源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和江苏等5个省.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较好的这些材料可为抗稻瘟病育种以及抗稻瘟病新基因发掘提供重要的抗源.

关键词: 粳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叶瘟 穗瘟 育种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新品种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农艺性状评价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鉴定新选育魔芋品种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和一致性,2021—2022年在云南魔芋种植适宜区实施了5个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均比白魔芋混合群体(CK1)增产,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及其它病害发病率均低于白魔芋混合群体(CK1)和富源花魔芋(CK2)。

关键词: 云南 云白魔1号 云白魔2号 抗病性 种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资源抗两种镰孢穗腐病的大规模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主要由拟轮枝镰孢和禾谷镰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随着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变化,穗腐病已成为玉米生产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大规模的抗病种质资源鉴定有利于解决因优良抗病种质资源缺乏而导致的抗病品种培育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在建立了玉米穗腐病高通量抗性鉴定平台的基础上,采用滚动式抗源鉴定策略,在初级鉴定阶段采用单环境、单重复的策略对大量种质进行初步筛选,随后对初级鉴定中的高抗种质进行多重复、多环境、多年份的次级鉴定,逐步淘汰感病种质。2018-2020年间对10524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镰孢穗腐病的初级鉴定,共筛选到191份高抗种质,进一步对高抗种质进行滚动式次级鉴定,最终筛选出18XDHNAM11-20、H5084、M C303等59份具有稳定抗性的种质,其中24份种质在5年的鉴定中均表现为抗病。从59份抗病种质的杂种优势类群看,抗病种质可分为5个类群:温热互导群、国内Reid群、NSS群、SS群及黄改群,基本涵盖国内最主要的杂种优势类群,其中来自温热互导群的抗病材料有24份,占抗病材料总数的41%。本研究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为玉米抗穗腐病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抗性鉴定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异绿子叶豌豆新品种云豌36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云豌36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绿子叶抗病豌豆新品种,以引自法国的资源L0313为母本,以中国台湾的优异种质材料L0318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0.1kg/667m~2,较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30.9%;株高88.0cm,分枝数3.1,生育期186d,单株荚数17.8,单荚粒数4.15;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23.1%,淀粉含量48.59%,糖分含量4.79%,单宁含量0.568%。云豌36号对白粉病和锈病分别表现抗(R)和中抗(MR),适宜在海拔1100~2300m的西南秋播豌豆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豌豆 云豌36号 系统选育 抗病 绿子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区月季白粉病发生及抗性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月季品种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并筛选抗性资源,为防控月季白粉病和抗病月季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云南地区月季生长的主要时期(5、8和11月),对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昆明测试站(嵩明)资源圃674份月季品种田间白粉病自然发病和抗性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株调查病斑占叶面的百分率,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采集大丰收月季白粉病新鲜病样(SM),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观察其形态特征;提取月季白粉病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采用NCBI将月季白粉病ITS序列与不同白粉病病原种进行BLAST同源比对,并基于该序列相似性构建不同寄主白粉病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月季白粉病病原菌回接,对月季离体接种病原菌后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对674份月季品种3个季节的田间白粉病自然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春季(5月)表现为抗性的月季品种有211个,其中77个品种高抗,81个品种抗病,53个品种中抗,分别占11.42%、12.02%和7.86%;夏季(8月)表现为抗性的月季品种有129个,其中6个品种高抗,25个品种抗病,98个品种中抗,分别占0.89%、3.71%和14.54%;秋季(11月)表现为抗性的月季品种有120个,其中7个品种高抗,53个品种抗病,60个品种中抗,分别占1.04%、7.86%和8.90%。BLAST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SM菌株的基因片段与Podosphaera pannosa基因相似性均在99%以上,SM菌株与来自不同区域白粉菌AB525939.1(蔷薇)、DQ139429.1(月季)和KF571742.1(月季)的亲缘关系最近,月季白粉菌具有高度专性寄生的特点;对每个等级3个品种共18个月季品种的离体叶片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人工离体接种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一致。【结论】月季白粉病田间抗性主要受遗传影响,大部分供试月季品种资源易感白粉病;云南地区春季月季植株的抗性等级高于夏季和秋季;筛选出榴花秋舞、姜乳酒、金色庆典、紫虎、巴西诺和丰花玫瑰6个高抗品种,可为月季白粉病抗性基因挖掘和抗病月季品种培育提供抗性种质。

关键词: 月季 白粉病 抗性评价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