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7种杀菌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桑园常用的杀菌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桑树及家蚕安全性,评价了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80%戊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50%百菌清WP、50%嘧菌酯WG和22.5%啶氧菌酯SC对桑树的安全性及药后不同间隔期的桑叶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在4倍推荐剂量范围内喷施桑树后均未产生药害;除30%苯甲·丙环唑EC、50%嘧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药后3天出现中毒外,其他处理无明显中毒现象。家蚕取食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处理药后3天的桑叶后,其4龄未眠蚕率分别为23.44%、28.33%和53.70%,4龄和5龄龄期比对照延长0.5~1.5天,药后3天和5天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杀菌剂处理与对照对家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的7种杀菌剂在桑园使用时,至少在药后7天后方可采叶喂蚕,特别是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应控制好使用剂量及间隔期。
家蚕品种退化及复壮改良技术
《北京农业 》 2014
摘要:家蚕品种在推广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些优良性状的退化,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提高其种性,更好地发挥杂种优势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基于此,对家蚕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和品种的复壮改良采用的主要技术作了介绍说明,并对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云南夏秋季家蚕病毒病高发原因与对策
《中国农业信息 》 2014
摘要:病毒病是农村家蚕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夏秋季是其高发时期,尤其在秋季该病的发生率更高,增加了家蚕养殖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也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很多蚕农的在养殖过程中的消毒防护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根据云南某县主要养蚕区夏秋季病毒病高发的情况,分析了夏秋季家蚕病毒病高发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植物源物质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东莨菪内酯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东莨菪内酯4000、2000、1000 mg/L药液分别处理家蚕,其出现摆头、吐液等轻微中毒症状。用东莨菪内酯125~4000 mg/L药液分别处理家蚕,至5龄的累计死亡率为24%~80%,延迟了家蚕各龄期的发育。东莨菪内酯各浓度药液处理家蚕后对其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全茧量、茧层量、化蛹率和蛹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但对家蚕的茧层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东莨菪内酯对家蚕具有慢性累积毒性,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造成显著性影响。
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家蚕生长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广西蚕业 》 2013
摘要:探讨采用喷雾法将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溶液喷洒于桑叶表面,从3龄家蚕幼虫开始饲喂,并以空白组为对照,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溶液对家蚕各龄期体重、生产性能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3龄初到4龄初,试验组增重70.49g,比对照增加10%;从4龄初到5龄初,试验组增重333.05g,比对照增加13%;5龄末,试验组增重1301.58g,比对照增加15%.试验组平均蛹体1.3704g,比对照增加10%.试验组平均茧壳量O.433g,比对照增加7%.试验组茧层率24.01%,比对照降低1.8%.采用相关统计学检验方法,测得各指标间差异明显.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对家蚕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茧层率方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十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
《北方蚕业 》 2013
摘要:采用毒叶饲喂法(浸渍法)在室内进行10种常用杀虫剂对2-5龄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龄起蚕的敏感性比5龄强,2龄最敏感;喂食毒叶后12h的死亡率比24h的高;对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2-5龄起蚕的急性中毒症状比较相似。
6种杀虫杀螨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13
摘要:选用10.8%阿维·哒螨灵乳油、40%丙溴·辛硫磷乳油、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4%溴虫腈悬浮剂、40%辛硫磷乳油、73%炔螨特乳油,按不同浓度在夏、秋两季分别喷施桑树,用药后5、8、11、14 d的桑叶饲喂家蚕。结果表明:2次喷施均未对桑树产生药害;除90%灭多威WP 1250、2500和5000倍液处理区有中毒蚕、死蚕外,其它药剂处理区均未发现中毒蚕。用多数药剂喷施后5~11 d的桑叶饲喂家蚕,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药后14 d的桑叶对家蚕和茧质无明显影响。因此,在桑园中防治害虫时要严格按照推荐浓度来施用药剂,且尽量在喷施14 d后采叶饲喂家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