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百合切花综合贮藏技术探讨
《北京园林 》 2006
摘要:以探索百合切花综合贮藏技术为目的,试验选用3个东方百合、2个亚洲百合和1个铁炮系百合品种,采用低温结合预处液处理、薄膜包装及去除乙烯的综合贮藏技术分别进行了20、25和30天贮藏。贮藏后瓶插观察切花第1、3朵花朵直径、开花级数、瓶插寿命和叶片质量指数,用未经贮藏的清水瓶插为对照。结果表明:综合贮藏技术加快了百合切花瓶插开放进程,促进了部分品种第3朵花的开放。经20天贮藏的不同百合品种,花朵开放度、瓶插寿命和叶片质量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别。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表型有差异,‘107’、‘黄巨人’只能贮藏20天,‘白狐’可以贮藏30天。


不同品种食用玫瑰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对云南食用玫瑰品种大红玫瑰和粉红玫瑰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食用玫瑰的蛋白质含量为2.36%~3.01%,氨基酸含量为1.22%~1.44%;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钙为0.071%~0.13%,铁为39.3~57.3 mg/kg,镁为0.034%~0.043%,钾为0.28%~0.31%,锰为2.79~6.81 mg/kg,磷为0.041%~0.051%。两个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有一定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普通水果,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关于建设云南省委种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议
《云南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云南省作为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重点省份,近几年蚕桑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种是蚕桑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提供优质蚕种是发展蚕茧生产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蚕农的收入与蚕茧的质量,而优质蚕种的生产又要有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作保障,它是


马铃薯产量和淀粉产量与品种及栽培措施的关系
《中国马铃薯 》 2006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施肥量、不同播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马铃薯淀粉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种,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播种密度,淀粉产量最高的品种是云薯201;在农民已施底肥的情况下,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不大;品种为云薯201、667m2施肥量为80kg、播种密度为5200株的处理为最佳配置。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群体籼粳分化的SSR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经测验可区分籼粳品种的19对SSR特异引物对来自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的56个个体进行了SSR分析。19对引物中,有17对(占89.47%)在所有参试个体中仅能扩增出一种带型,而RM18和RM251能扩增出多态带型。RM4等16对(84.21%)引物扩增出的带与籼稻或粳稻特征带相同,其中11个位点偏粳而4个位点偏籼;RM18、RM202、RM205等3对引物扩增出的带型不同于籼稻或粳稻带型。结果表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在所检测的19个位点上,多数位点(89.47%)上个体间无差异,84.21%的位点已有籼粳分化,13.79%的位点仍具有原始性。说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主体比较纯而原始,但已开始了籼粳的分化。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经济林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经济林的3种典型复合种植模式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土地生产率的关系为: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最高,2项指标为龙眼单作模式的1.6和3.3倍。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的生物量及其相关指标高于其它2种模式。各模式对局地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从对土壤改良效应来看,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明显优于其它2种模式。综合3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和龙眼+台湾青枣模式优于龙眼单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