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办公室管理
《云南农业 》 2005
摘要:办公室在管理系统中担负着上下沟通、内外联系、左右协调的枢纽作用。由于在管理机构序列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在新时期下,办公室工作表现出了新的特点。本文着重论述及探讨新时期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原则、方法。


水稻特定位颖花结实率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
《中国水稻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十和田与昆明小白谷的重组自交系(RIL)F8和F9群体为研究材料,在4种海拔条件下连续两年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单株结实率与单株特定位颖花结实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结实率与特定位颖花结实率呈极显著相关(r=0.9011~0.7364),在低温冷害条件下,单株结实率与特定位颖花结实率间的相关系数高于无冷害条件;单株结实率和特定位颖花结实率与穗抽出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分析表明,特定位颖花结实率可以替代单株结实率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指标,而穗抽出度可作为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的一个辅助指标。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反应初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高原粳稻区采集分离36份白叶枯病菌株,在包括初步选定的7个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毫糯扬、TN1、黄玉、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在内的29个水稻品种上测定致病型,进一步明确了这7个鉴别品种的有效性。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具有交叉互作反应,菌株与品种之间存在质的特异性互作关系;利用这套鉴别品种可将36个菌株划分为9个致病型,其中Ⅴ型菌为优势菌群,Ⅶ型菌为毒性菌群。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主栽品种多数感病。稻种资源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IR1545-339(xa-5)对所有参试菌株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水稻耐储藏种质创新及相关技术研究
《粮食储藏 》 2005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利用水稻耐储藏基因解决稻谷耐储藏问题的主要进展。在解决脂肪氧化酶、脂肪酶检测和评价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研究发现稻谷脂肪氧化酶、脂肪酶在储藏过程中对稻谷陈化变质的影响极大。脂肪氧化酶的三种同功酶对稻谷的储藏特性影响不同。脂肪氧化酶Lox - 3的缺失能有效地延缓稻谷的陈化变质 ,并能够减轻仓储害虫的危害 ;Lox - 1、2可能是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和延长种子寿命的关键基因。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 ,已经选育出脂肪氧化酶、脂肪酶缺失的耐储藏水稻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