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种资源(模糊匹配)
186条记录
云南天麻种质资源的分布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食药用菌 2014

摘要:综述天麻属(Gastrodia R.Br.)植物及重要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资源的分类、分布情况;分析云南天麻种质资源现状,提出5条保护和利用天麻种质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天麻 种质资源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云南红茶以特有的香高味浓而著称于世,在日益激烈的红茶国际竞争环境下,开展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对提高云南红茶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以51个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鲜叶为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红茶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红碎茶 种质资源 品质 生化成分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普洱市野生茶树地理分布和多样性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洱市的野生茶树不但分布广、种群大,类型也极丰富,为茶叶科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通过文献资料对普洱市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整理:(1)主要分布于宁洱、景东、镇沅、景谷、墨江、西盟、孟连等7个县;(2)类型、形态特征呈现丰富的多样性。野生茶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原始的特征特性,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最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期望大家都来关心、爱护、参与野生茶树研究、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野生 茶树 种质资源 分布 多样性 重要性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主要野生、栽培茶树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栽培茶树茶(Camellia sinensis)、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及野生茶树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资源的10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茶、阿萨姆茶和大理茶主要性状有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平均为阿萨姆茶(1.873)>茶(1.868)>大理茶(1.766)。阿萨姆茶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大理茶最低。说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茶树种质资源的10个性状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个阿萨姆茶茶区(普洱茶区、版纳茶区、滇西茶区)间形态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形态多样性 栽培茶树 野生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形态学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分析了云南省202份地方蚕豆资源10个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2份资源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株高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7%。1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84,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78。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蚕豆地方资源分为3个大组群,以株高为主要聚类依据,综合聚类和Simpson指数结果可以知道株高是衡量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性状。聚类的结果同时表明: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的株高、生育期、百粒重有一定内在联系性,生育期(158.59 d)长的群体则株高较高(81.13 cm),但是百粒重偏低(95 g),反之亦然。本研究将云南省蚕豆种质资源类型划分为滇西北以丽江、中甸地区为代表是中等株高(74.82 cm)、小粒种(101 g)、晚熟种质资源富集地;滇中的楚雄以及滇东北的曲靖市周边为代表是大粒种(105 g)种质资源富集区域;矮株高,中粒早熟资源分布区域则以滇南的红河州和思茅为代表。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多样性 云南省

引进辣椒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1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2个果实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57%~115.35%,说明71份不同辣椒资源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75.563%;通过相关性分析有22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71份材料划分为3大类,根据育种目标可选择第2类中的材料进行丘北辣椒类型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为加快种质资源利用和云南辣椒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山市潞江坝咖啡品种资源生长及产量性状调查

中国热带农业 2014

摘要:本文对干热河谷地区潞江坝的6个基因型咖啡品种进行了评价调查,在3年里记录各个品种的生长量、单株产量、鲜果千粒重及干果千粒重等并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今后干热河谷地区的咖啡种植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咖啡 品种资源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综合评价及耐热种质的筛选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份不同基因型的欧洲型黄瓜种质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高温(36.6/23.8℃)条件对植株成株期的株高、叶面积、茎粗、主茎雌花数、化瓜数、热害指数等11个指标变化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欧洲型黄瓜耐热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基因型欧洲型黄瓜进行筛选、分类,为耐热新品种选育、推广及大规模品种耐热性评价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的耐热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不同鉴定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获得耐热性材料4份,热敏感材料3份。综合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考虑,"35-1"、"76-2"、"76-1"、"75-1"等4份耐热性材料可作为耐热高产优质材料,可用于下一步的常规杂交育种中。

关键词: 欧洲型黄瓜 耐热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果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果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关系,对收集到的49份大果番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重等13个相关性状进行评价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9份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13个性状在不同材料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6.61%~65.69%,其中,胎座胶状物质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大,果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49份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的8、15、23号材料和第II类群的36、40、43号材料综合性状优良,可进一步应用于大果番茄的育种和生产中。本研究理清了大果番茄遗传多样性,为加快种质资源的利用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果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茶树资源生化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茶Camellia sinensis 104份(含其变种阿萨姆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87份,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15份)分别进行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茶种、阿萨姆茶种质资源生化性状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生化多样性,多样性水平较高,而大理茶生化性状多样性则相对较低。水浸出物等4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阿萨姆茶(15.42%)>茶(15.22%)>大理茶(12.68%)。对云南主要茶区阿萨姆茶种质进行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等分析揭示,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间存在一定差异。水浸出物等4个茶叶主要生化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版纳茶区(18.37%)>普洱茶区(13.33%)>滇西茶区(11.58%)。版纳茶区生化性状多样性最丰富,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平均值为3个茶区中最高。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阿萨姆茶 大理茶 生化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