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阐述了彩叶植物的概念、分类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实践、应用原则,充分肯定了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发展前景。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引种时要慎重,提倡合理利用乡土彩叶树种。
关键词:
彩叶植物
园林绿化
应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8
CSCD
摘要:报道了滇西北野生长柱鹿药的资源分布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滇西北
长柱鹿药
开发利用
保护
《科技创新导报
》
2008
摘要:会泽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约60%,主要是稻麦草、玉米秆、马铃薯秆等还田,补充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不仅能归还土壤氮磷钾等养分,还能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这是一项集节水农业、有机农业、覆盖农业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农业新技术。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还田技术
《热带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综述了罗汉果的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及其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罗汉果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罗汉果
化学成分
开发利用
《中国热带农业
》
2008
摘要:结合云南干热河谷区域特点,以元谋项目研究区为例,阐述生物质能源植物在项目区的引种情况和表现,分析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在发展能源植物开发方面的前景,提出本区域开发利用能源植物的方法与模式。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能源植物
开发利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8
CSCD
摘要:总结介绍滇重楼栽培技术,明确提出滇重楼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为主,带顶芽切块繁殖为辅;针对滇重楼原料稀缺状态,提出了合理利用滇重楼资源的几点建议,并阐述完善的滇重楼"三段栽培法",以解决滇重楼栽培周期长的问题。
关键词:
滇重楼
栽培
合理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对4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F1和白花甘蓝(Brassica oleracea)与双低甘蓝型油菜(B.napus)品种花油3号种间杂交及回交BC4代的植株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通过田间连续的定向选择,结果获得了16份含油量45.19%~50.52%的新种质以及3份双低白花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进行油菜特异种质的创新,是一种快速获得新种质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创新
研究
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对收集到的8个国家共96份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分、含油量、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芥菜型油菜中无高含油量(>45%)种质及低硫代葡萄糖甙(<30μmol/g)种质,仅在澳大利亚品种中发现1份低芥酸(<1%)的种质。云南成功地利用了这份低芥酸种质育成4个优质芥菜型油菜新品种,目前已在生产上推广种植5000 hm2,这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的芥菜型油菜优质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优异种质资源
利用
《云南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蔗糖工业是云南省重要的生物资源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蔗梢、蔗渣、滤泥、糖蜜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在保健食品、医药产品的开发方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总结了利用这些副产物生产风味饮品、膳食纤维、木糖醇、酒精、蔗蜡、二十八烷醇等产品的综合开发途径,并对其进一步的深入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蔗糖工业
副产物
食品和药品
综合利用
《林业调查规划
》
2007
摘要:总结了莲瓣兰分布特点、资源保护、引种驯化、人工栽培与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存在着居群恢复困难、人为破坏严重、保护和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进行资源调查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莲瓣兰科学研究,加大对兰文化、兰花产业宣传力度,以促进莲瓣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莲瓣兰
人工培育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