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5%定丰丹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甘蔗糖业 2001

摘要:5%定丰丹颗粒剂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5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公顷施5%定丰丹颗粒剂36、45kg,对蔗龟的防效达77.36%以上,对蔗螟的防效在70%左右,可做为蔗龟、蔗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36~45kg/hm2为宜。

关键词: 5%定丰丹颗粒剂 蔗龟 蔗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蛋白玉米黄粒系产量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英文)

遗传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玉米种质的遗传关系及其杂种优势模式对玉米育种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引入的及国内自育成的 10个优质蛋白玉米 (QPM)黄粒优良系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及杂优模式的初步研究。这 10个QPM优良系中有 5个来自CIMMYT的热带、亚热带系 ;5个为国内自育成的骨干系。通过部分双列杂交获得 45个杂交组合 ,将这些组合种植在云南省及广西自治区的三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观察鉴定。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品种之间、环境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重复之间不显著 ;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不显著。杂交组合CML16 6×齐 2 0 5具有最高产量 (10 880kg/hm2 ) ,杂交组合长 6 31/ 0 2×中系 0 96 / 0 2具有最低产量 (5 496kg/hm2 )。自交系CML16 1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 (10 10 .5 3) ,自交系CML16 6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其次 (947.11) ;而自交系中系 0 96 / 0 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低(- 1119.98)。自交系CML194与忻 910 1/ 0 2具有最高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1813.5 0 ) ,自交系CML16 6与齐 2 0 5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 (12 72 .0 0 ) ;而自交系忻 910 1/ 0 2与齐 2 0 5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低 (- 16 70 .96 )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缺素症的表现及其补充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突肩瓢虫生物学及田间种群消长研究

昆虫天敌 2001 CSCD

摘要: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Thunberg)在云南开远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蔗茎老叶鞘内越冬。日均温26.6~27.8℃下,卵期3-4天,幼虫期9-12天,预蛹期1天,蛹期4-5天,成虫产卵前期20-25天,1个世代历期37-46天;日均温24.5—25.5℃下,卵期5-9天,幼虫期14-21天,预蛹期1-2天,蛹期5-8天,成虫产卵前期25-30天,1个世代历期45-55天。(第4代)(越冬代)各虫态历期延长,全代历期长达250余天。成虫、幼虫均捕食甘蔗绵蚜。大突肩瓢虫田间种群动态:6月初开始在蔗田出现,8-10月种群数量明显增长,11月间形成高峰,12月开始越冬。

关键词: 大突肩瓢虫 生物学 种群消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退耕还林还草栽桑好处多

云南农业科技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河谷雨养型酸角对三种燥红土壤适应性研究

云南热作科技 2001

摘要:分析了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典型三种燥红土(普通燥红土、黄粉沙质燥红土、变性燥红土)土壤的理化性状在三种土壤上种植的同龄、同品种酸角在同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其生长、产量、果实品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普通燥红土质酸角生长量、产量、品质表现最好,黄粉沙质燥红土次之,变性燥红土最差。并通过对三种燥红土质退化程度分析研究,提出土壤侵蚀的退化酸角园整治措施。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燥红土 酸角 元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不同生态群间分蘖初期耐热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摘要:对1281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分蘖初期耐热性鉴定结果表明:(1)初步筛选出分蘖初期耐热品种283份,其中1级耐热品种2份,分别是矮子糯和团结糯,3级281份,两者共占22.1%。(2)明确云南不同生态群间耐热性的差异,其强弱依次为爪哇群>晚籼群>早中籼群>冬籼群>普通群>光壳群。(3)耐热性强弱与籼粳、水陆、有无颖毛密切相关,而与粘糯关系不大。

关键词: 核心种质 生态群 分蘖初期 耐热性 云南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甘蔗栽培专家系统的开发

计算机与农业 2001

摘要:本文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方面论述了云南甘蔗专家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系统的模型知识表示特点和甘蔗专家栽培知识规律,归纳出36种栽培模式和12种宿根管理模式,丰富了甘蔗专家系统知识,并使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提高。

关键词: 甘蔗 专家系统 开发与研究 栽培模式 系统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子树异花授粉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抓好春茶采制 提高经济效益

云南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