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模型Yij=μi+ βiIj+δij来分析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在多个环境下产量的稳定性 ,其中Yij表示第i个品种在第j个环境下产量的模拟值 ,μi表示第i个品种在所有环境下产量的平均值 ,βi 表示第i个品种的产量对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 ,δij是第i个品种的产量对第j个环境指数的回归离差 ,Ij 表示第j个环境的环境指数。用来自一套由 11个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组成的多点试验的产量数据 ,分析每一个品种产量的稳定性。这批杂交种产量的稳定性表现在产量对环境指数的线性回归 ,其中有 2个品种 (Q - 11,Q - 45 )的产量对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 (b)与b =1的差异显著 ;4个品种的产量对环境指数的回归离差均方值 (Sd2 )接近于 0 ,而其他品种产量的Sd2 和Sd2 =0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 产量稳定性 环境指数 回归系数 回归离差


大豆不同品种(系)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本试验以 1995~ 1996年的 1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利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大豆23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各性状间及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为大豆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单株粒数贡献最大的是主茎二粒荚、三粒荚和分枝二粒荚。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株高、瘪荚、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和分枝数。欲提高产量时,对植株的高度以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兼顾为宜。对株高的直接选择是在有一定株高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株高;对株高的间接选择,主要通过结荚高度和百粒重选择。主茎节数以直接增加节数为主,兼顾通过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瘪荚正向选择主茎节数,分枝数以间接选择为宜,通过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株高和瘪美进行选择。对单株粒数应直接选择单株粒数多的材料,对瘪美应直接负向选择。


云南省蒙自县虫生真菌调查
《云南农业科技 》 2000
摘要:1999年我们在蒙自县境内三个乡镇 ,即 :位于西北部坝区的草坝 ,海拔 1 2 6 0~1 2 92m山间阔叶林、灌木丛地带 ;位于西南部山区的冷泉乡 ,海拔 1 6 5 0~ 1 90 0m ,针、阔林地带 ;位于东部山区的芷村镇 ,海拔 1 5 0 0~ 1 6 0 0m山坡地带。在各自生境下进行虫生真菌调查 ,共获虫生真菌 8种 ,现报导如下 :1 虫草属 Cordyceps (Fr .)Link (1 883)1 1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 (Vuill)Fr.(1 849)(亚热带型种类、在枯木中 )寄主 :相思拟木蠹蛾LepidorbelabaibaranaMatsumara (Arbela)的蛹。生境 :阔叶林下表层土中腐烂的倒木上。形态特征 :子座通常为 1根 ,从虫体头部或胸腹部节间处长出 ,少数种类为子座群生 ,圆柱形或棍棒状 ,1~ 5cm× 1~ 6mm。头部与柄部分界不明显 ,基部淡黄色 ,头部桔黄色。子囊壳半埋生 ,卵形 ,子囊孢子 2~ 4 5× 1 μ。分生孢子阶段为蛹草头孢CephalosporiummilitareKobayasi (1 941 )。1 2 茧壳虫草CordycepscochlidiicolaY .KobayasietD .Shimizn (中国新记录种 )寄主 :青刺蛾Parasaconsocia的蛹茧。生境 :阔叶林下浅表层土中。形态特征 :子座单生或 1~ 3根 ,从茧壳上长出 ,圆柱形 ,45~ 5 0mm× 1mm ,桔红色。头部圆柱形 ,长约 1 5~ 2mm。子囊壳表生 ,在柄上不规则排列 ,卵圆形。子囊孢子 8~ 9× 1~ 1 5 μ。1 3 蝽蟓虫草CordycepsnutansPat (热带种类 ,云南新记录 )寄主 :肩异缘蝽Pterygomiagragyi (White) ;翅缘蝽NotoptergxconcotorHsiac ;方肩荔蝽TessaratomaquadrataDistant的成虫。生境 :阔叶林下浅表层土中。形态特征 :子座多为 1~ 2根 ,从虫体胸部节间或腹末生出 ,少数有 4根。柄圆柱形 ,黑色 ,多弯曲 ,3~ 1 4cm× 1mm。头部膨大为短圆柱形 ,顶端卵形 ,肉质 ,桔红色 ,表面有红色疣粒状物。子囊壳倾斜埋生于子座内 ,狭卵形。子囊孢子 6 5~ 1 0× 1 4~ 1 6 μ。1 4 粉被虫草CordycepspruinosaPetch寄主 :甘薯白夜蛾AnophtaleucomolasL .的茧蛹。生境 :阔叶林下浅表层土中。形态特征 :子座 1~ 2根 ,从虫体胸侧或腹末生出 ,柄细圆柱形 ,头部为长纺锤形。子囊壳基本裸露 ,洋梨形。子囊孢子 4~ 5× 1 μ。1 5 双翅虫草CordycepsdipterigenaBerk .etBr.(1 971 ) (云南新记录 )寄主 :大食虫虻DasypogenjaponicumBigot、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balteataDeGeer的成虫。生境 :阔叶林下腐植层浅表层中。形态特征 :子座单生 ,从虫体腹侧生出 ,柄细长、圆柱形、肉质、淡黄色 ,1 0cm× 0 3~ 0 5mm。头部棒状 ,浅黄色。子囊壳完全埋生 ,窄卵形成削尖。子囊孢子 6~ 1 2× 1~ 1 5 μ。1 6 黄蜂虫草CordycepsoxycephalaPenz.etSacc (1 897)寄主 :黄穴蜂SphexaurulentusFab;黄腰类泥蜂SceliphronmadrapatanumFabr;环黄胡蜂Vespulakoreensisorbata (Buysson)等的成虫生境 :阔叶林下腐植层表层中。形态特征 :子座单一 ,从虫体胸侧生出 ,线状 ,淡黄色 ,8cm× 0 5mm。头部膨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 ,桔黄色。子囊壳斜埋于子座中 ,圆锥形。子囊孢子 1 4× 1 5 μ。1 7 鳞翅虫草Cordycepssp . (待定种 )寄主 :松栎毛虫ParalebedaplagiferaWalker;云南粉尺蛾PingasaalbayunnanaChu的老熟幼虫。生境 :阔叶林下浅表层土中。形态特征 :子座单生或群生 ,从虫体头部、胸腹部节间处或腹末长出 ,直立 ,桔红色 ,7~ 2 0× 2~ 3mm。头部棒状或纺锤状。2 半知菌 :拟青霉Paecilomyces类2 1 蛾蛹拟青霉Paecilomycessp . (待定种 )寄主 :巨青尺蛾LimbatochlamysrosthoniRothschild、角镰须夜蛾ZandonathaangulinaLeech、大黄卷蛾Archipshemixantha(Meyrick)等的蛹和少量幼虫。生境 :阔叶林下枯枝条或枯叶上或浅表层土中。形态特征 :从虫体头、胸腹或腹末长出蛋壳色菌丝扭结而成的类似子座的柄 ,多分叉。头部份灰白色 ,为大量分生孢子 ,未见子囊孢子。3 讨论此次调查共发现有 8种虫生真菌 ,其中虫草属占较多数。所采蛹虫草、粉被虫草、鳞翅虫草 ,通过人工筛选优良菌株进行培育、分离、提取生理活性物质 ,有望在食品、药物、保健品等方面开发应用。对于一些资源昆虫真菌病害如双翅虫草、黄蜂虫草等 ,可通过开展其生物、生理、生态及流行病学研究 ,人为采取预防措施 ,控制其真菌病害 ;对鳞翅虫草、茧壳虫草、蝽蟓虫草以及半知菌纲蛾蛹拟青霉等几种虫生真菌可深入开展研究 ,筛选有效菌株应用于农作物、果树、森林害虫的生防 ,并且与化防、农防协调作用 ,这将有利于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畜健康、降低农业成本 ,增加农业收入 ,符合IPM的宗旨云南省蒙自县虫生真菌调查@柴建萍$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辛开艳$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田学军$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罗卫庭$云南省农科院蚕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1〕 蒙自县志编纂委员会 .蒙自县志〔M〕 .中华书局出版 .1995 . 80~ 12 0 〔2〕 杨大荣 .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Ⅱ .1990 .5 8~ 6 5 〔3〕 小林义雄 ,清水大典 .冬虫夏草图鉴〔M〕 .保育社 . 1983 〔4〕 福建农学院 .害虫生物防治〔M〕 .农业出版社 .1984. 2 98~ 315


黄花蒿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农药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黄花蒿精油对米象、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等 4种仓库害虫具有很强的熏杀活性 ,其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大菜粉蝶、银纹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也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