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鲜嫩味美南瓜良种——姜饼瓜

农村百事通 2000

摘要:姜饼瓜,俗称林士桥南瓜,是云南省易门县林士桥一带的优良地方南瓜品种。以嫩瓜供食为主,具有鲜嫩、味美、质细、营养丰富等优点;老瓜味甜有香味,品质极佳。在云南各地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种主要性状多样性分布中心及其规律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地州和县为单位对 6 12 1份云南地方稻种及其优异种质 6 0多个性状进行多样性和密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优异资源的富集地区 ,尤其是滇西南的临沧、西双版纳、德宏、思茅和滇东南的文山共 5个地州 13个县构成了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 ,其稻种的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和民族的多样性息息相关 ,并与哈尼族善制梯田栽培稻谷有一定联系。 (2 )临沧地区不仅是云南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也是丁颖五级分类性状和爪哇稻、光壳稻和普通粳的多样性中心 ;墨江县是云南稻种 40多个性状的分布中心。 (3)云南稻种资源的形态、穗部及籽粒性状、米质性状、抗病虫和抗逆性状的多样性及其分布中心差异较大。综合性状的多样性及其分布中心相对集中以滇西南最大 ,生态多样性起了决定性作用 ;籽粒和米质性状则相对分散 ,它是生态驯化和人工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 (4 )云南紫香软米资源的系统发生规律与生态环境的驯化、少数民族利用习惯密切相关。 (5 )云南初级核心稻种的多样性分布规律与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多样性分布规律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即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原则、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相当可靠的

关键词: 云南稻种 优异种质 多样性 分布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谈茶园的美学特征

茶叶机械杂志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苗期病害防治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上南美斑潜蝇防治指标及危害损失率测定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蚕豆生长期间 ,利用田间自然虫源及人工控制 ,使之形成斑潜蝇危害虫情梯度来研究斑潜蝇种群数量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建立了蚕豆生长期间斑潜蝇危害的虫情指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数学模型 :y =8 70 42 -0 0 46 6x ,r=- 0 8740。根据相关模型得出 ,要使蚕豆受南美斑潜蝇的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10 %以下 ,田间虫情指数达到 18 4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蚕豆 损失率 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飞虱冬季虫源考察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摘要:1996年 1月 2 3日至 2月 8日 ,“中日东亚季风区水稻迁飞性害虫大范围迁移动态共同研究”课题组 ,再次组织在云南境内沿缅甸、老挝、越南边境一线考察了褐飞虱、白背飞虱在云南的冬季虫源情况。通过考察认为 :在滇西南 ,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海拔 80 0m以下稻区 ,冬早春季白背飞虱、褐飞虱在秧田、本田上能正常繁殖 ,存在大量冬季虫源。在滇西南海拔 80 0~130 0m稻区 ,有白背飞虱、褐飞虱越冬 ,其中以白背飞虱为主 ,褐飞虱零星存在。该稻区稻飞虱冬季虫量不能构成早春虫源。在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海拔 80 0m以下双季稻区 ,虽有冬早春秧及再生稻苗和落粒自身苗 ,因越冬场所狭小 ,故白背飞虱、褐飞虱虫量偏少 ,为非冬季虫源区。提出将云南稻飞虱分为东西两大片发生区及开展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冬季虫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葱丰产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云南家蚕病毒

电子显微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云南干、湿地区种植的8818等香蕉品种

中国南方果树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氮磷钾肥量比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在有机质含量高达 5 8.2g/kg的土壤上进行烤烟施肥量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氮磷钾肥量比明显影响烟株长势 ,肥料用量与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和叶面积系数间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 ,而与节距和展开度呈直线型变化。施肥量比对烤烟叶片厚度、光泽、颜色、油润度等外观品质有明显影响 ,以增施钾肥提高烟叶商品性的作用最大。烤烟经济产量和产值均以N∶P2 O5∶K2 O =1∶1∶3处理为最高 ,较对照净增产值 35 6 3.5元 /hm2 ,为其它施肥处理的2 .1 2~ 2 9.1倍

关键词: 高有机质土壤 氮磷钾 烤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