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滇中高原高产小麦的产量形成特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滇中小麦高产田块的单产达10~12t/hm2,其产量结构为:公顷穗数525~690万,每穗粒数40~52粒,千粒重40~50g。滇中小麦生长季处于高原干季,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温适中,夜温低,日较差大,有利于小麦的光合生产和物质积累,促进产量器官的形成和群体的协调发展。秋冬晴暖,麦苗无越冬过程,苗期的光温有效性高,分蘖早生快发,叶蘖生长出现n-2的超同伸现象。分蘖高峰持续期长,分蘖成穗率高。拔节孕穗期长,幼穗分化充分,有利于壮秆大穗的形成。抽穗灌浆期长,不出现30℃以上的逼熟高温,叶片功能期长,叶面积指数大,灌浆速率高,籽粒饱满。干旱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效的灌溉是实现高产的基础。
关键词: 滇中高原;高产品种;小麦;产量形成


水稻耐冷性与低温条件下的溢泌量及再生茎重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耐冷性的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它们在4种处理方式下的溢泌量及再生茎重。再次证实7~8叶期的低温溢泌量可以作为耐冷性的一个指标,并发现4~5叶期的低温溢泌量也同样可以作为耐冷性的指标。首次发现溢泌量与再生茎重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正相关,提出以再生茎重作为耐冷性指标,该指标有可能直接应用于水稻耐冷性育种。
关键词: 水稻,溢泌量,再生茎重,耐冷性


云南稻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遗传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云南省收集保存的水陆稻地方品种共计5128个,其中籼水稻2329个,粳水稻1622个,籼陆稻73个,粳陆稻1104个。品种数以南部最多,中部次之,北部较少。稻种类型丰富多样,划分为16个类型。稻种资源有4大特点:含花青素的品种多,糯稻和特异米质品种多,光壳稻品种多,大穗大粒品种多。从品种数量、类型、特点等方面,说明了云南稻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关键词: 稻种,遗传资源,多样性,云南


云南省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云南农业科技 》 1998
摘要:由云南省科委和省计委联合下达、省农科院植保所和省植保植检站共同主持的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斑潜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在多方面共同协作之下,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初召开了课题年度总结会。省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省农科院领导及16个协作单位...


硼砂在魔芋精粉生产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魔芋中的葡萄甘露聚糖与四硼酸根离子产生络合的特点,使葡甘聚糖失去水溶性,抑制鲜魔芋中颗粒葡甘聚糖吸水溶胀,经研磨、水洗除去淀粉及生物碱、单宁等。再经活化,恢复葡甘聚糖水溶性,可方便大量地生产高质量的魔芋精粉。本文测定了硼元素在精粉中的残留量。
关键词: 魔芋,葡萄甘露聚糖,硼砂,活化


系统的分析方法在作物改良和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过去及将来
《世界农业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的分析方法在作物改良和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过去及将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番兴明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陈丽娟自1966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成立以来,主要通过作物改良来提高作物生产力及保证农业的持续性。培育出了...


孟连县加快发展甘蔗生产技术要点
《甘蔗 》 1998
摘要:孟连县加快发展甘蔗生产技术要点黄应昆张为林朱学贵(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000)孟连县于1994年初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发县。我所受省人民政府委派挂钩孟连开展扶贫工作。孟连县具有发展蔗糖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而且蔗...


快速、简易的香蕉球茎育苗法
《中国南方果树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快速、简易的香蕉球茎育苗法利用香蕉地下球茎大量繁殖种苗,既能解决种苗不足,又能提纯复壮,保持优良品种特性。秋天选择60cm左右高的良种壮笋芽,去掉假杆,切成小块,每块至少有1个芽眼,重量120g以上,用50~60℃热水配制的乐果1500倍液进行浸泡,...


马铃薯脱毒原种繁殖技术
《农技服务 》 1998
摘要:在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体系中,一般把从隔虫温网室中繁育出来的脱毒微型薯叫作原原种,而把用微型薯播种后生产出来的种薯叫原种。因此,脱毒马铃薯的原种繁殖技术,实际上就是脱毒微型薯的播种及栽培管理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