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玉米(模糊匹配)
154条记录
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简要概述了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情况,目前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使用较为广泛.基因工程发展迅速,逐渐被应用于玉米抗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并且成效显著;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也成功培育出一批抗除草剂、抗病、抗虫、耐盐、耐旱等多种优良性状的玉米种质;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种子纯度鉴定、遗传连锁图构建、基因定位、辅助选择、杂种优势预测、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等方面,并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最后展望了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认为它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的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育种手段.

关键词: 玉米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 转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自然条件下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初报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昆明自然条件下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将6个小麦材料和3个玉米材料在昆明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并进行小麦×玉米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昆明自然条件下,小麦、玉米杂交可于5月中旬开始,10月中旬结束,持续期长达6个月;由于玉米花粉充足,采用“滚粉”法授粉,可显著提高授粉效率,杂交颖果结实率达88.77%~98.4%;授粉后晴好天气下的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分别为88.77%和19.94%,是阴雨天的2倍以上;田间取穗剥胚时间以授粉后17~19 d为宜,此时80%以上的单倍体胚直径均在0.5 mm以上,部分已有初步分化;发育饱满的颖果得胚率平均为24.8%,是干瘪颖果的2.95倍;单倍体胚培养的幼苗在昆明不需越夏,5月中旬到6月中旬杂交获得的单倍体苗移栽加倍后一般可于当年9~11月收获加倍单倍体种子。因此昆明的自然条件可为利用小麦×玉米大量诱导小麦单倍体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通过大量试验进一步完善该技术。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结实率 得胚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DUS测试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玉米DUS测试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结果为:①确定了49个品种组成的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群体,补充和完善了原来的群体;②49个DUS测试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8.00,性状20差异指数最大,有30个性状的差异指数为0~2.00,表现较稳定;③26个参试标准品种的差异指数为1.89~8.11,中451最小,掖52106最大;④用方法1得到的DNA的A260/A230为2.119,A260/A280值为1.814,说明方法1所得的DNA纯度高、浓度高、条带清晰、降解少、质量优。⑤从国内、外所用的63对核心引物中筛选出PIC值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2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⑥用8%聚丙烯酰胺电泳在20对引物扩增产物中检测出了171个位点,PIC值为0.8554,远远高于3%琼脂糖电泳,更适合DUS测试;⑦探讨了玉米DUS快速测试技术的建立方法。

关键词: 玉米 DUS测试 差异指数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以Hm-9玉米为试验品种,研究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稀土微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以及玉米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

关键词: 生物活性稀土微肥 产量 品质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近几年干旱发生越来越频繁,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玉米抗旱育种是减少干旱造成产量损失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一批抗旱玉米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育种实践证明轮回选择法是玉米抗旱育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进行轮回选择的过程中要运用数学方法评价产量性状,用玉米抗旱育种第二性状进行辅助选择,用权重法建立合理的抗旱模型.在抗旱育种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抗旱鉴定,鉴定过程中应控制干旱胁迫的强度,才能将抗旱和高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回顾和展望生物技术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 玉米 抗旱育种 轮回选择 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DNA分子标记类型主要有RFLP、RAPD、DAF、SPAR、SSR、SCAR、STS、AFLP、CAPS、SNP等.DNA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杂种优势预测和杂种优势群划分;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DUS测试及种子纯度鉴定.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分子标记技术必将在玉米遗传育种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 玉米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39个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结果显示:①用改良CTAB法得到的玉米DNA的A260/A280为1.82,A260/A230为2.02,其条带清晰,降解少,质量明显优于SDS法;②从所用的国内外63对核心引物中筛选出PIC值高、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2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③用8%聚丙烯酰胺电泳在20对引物扩增产物中检测出了171个位点,PIC值为0.855 4,远远高于3%琼脂糖电泳,更适合DUS测试;④建立了DUS标准品种SSR分子指纹图谱,为DNA检测方法在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 DUS测试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的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种优势群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介绍了玉米杂种优势群形成的历史及早期的利用情况,分析了不同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的优缺点、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利用、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必要性。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玉米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AMMI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的环境分量Dj作为衡量区试点对品种判别力的参数指标,Dj值小的试点,其与基因型互作效应弱,包含较少的互作信息。对2003年云南玉米区试早熟组12个区试点进行了分析,剔除Dj值最小的4个试点后,交互作用值仅损失13.29%。

关键词: AMMI模型 玉米 区试点 品种 区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玉米育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干旱是当今乃至未来玉米生产的第一限制因素,进行玉米抗旱育种十分必要。在总结玉米抗旱育种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就抗旱育种的关键技术一干旱管理和第二性征选育以及选择指数在抗旱育种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阐述。干旱处理的时间、强度及一致性是干旱管理的关键因素;产量、每株穗数、雌雄花期间隔、叶片衰老率、雄穗大小、叶片卷曲度为有效的抗旱选育常用的第二性征。

关键词: 玉米 抗旱育种 干旱管理 第二性征 选择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