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亚洲玉米螟—近缘种云南新记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摘要:在调查云南玉米螟种类的过程中,发现采自丽江县为害普通大麻 Cannabis sativa L.的玉米螟3种.其中,除亚洲玉米螟 O.furnacalis 和丽江麻螟 O.zealis lijiangensis 已报导外,于1990年11月所采的玉米螟为麻螟 O.narynensis,本种系云南省分布新记录种.
蚕豆种质资源抗锈病鉴定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摘要:1989~1990年,对122份蚕豆种质材料进行了抗锈病鉴定。鉴定出中抗种质材料5份,占4.1%。讨论了蚕豆锈病病情分级、抗性评价标准和鉴定方法。
云南稻种资源抗性鉴定及利用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摘要:“七五”期间对已搜集、编目的云南稻种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稻瘟病鉴定4735份,白叶枯病鉴定4092份,抗寒鉴定3000余份,抗旱鉴定3126份。筛选出一批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利用。
小果宜昌橙—柑桔属宜昌橙的新变种
《园艺学报 》 1991 CSCD
摘要:本文对柑桔属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的一个新变种——小果宜昌橙进行了定名,并介绍了该变种的主要特征。 该变种形态类似宜昌橙,与宜昌橙的主要区别是子房心室少(5-7个),每个心室中胚珠少(3-4个),果实小。而宜昌橙子房心室7—10个,每个心室胚珠4-8个,果实较大。本变种为常绿乔木,树高3-5m,枝梢有刺,叶、花、果上均有油胞。果实长圆形,果皮紧、淡橙黄色,汁胞柔软,味酸苦,具有5—7个囊瓣。种子大、单胚,子叶白色。叶柄具翼,很宽大,大体上与叶片等长。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漾濞、巍山、保山、腾冲等县。
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产生的胞外脂酶
《微生物学报 》 1991 CSCD
摘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生长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中能产生胞外脂酶。最适碳源为1.0%淀粉,氮源为1.0%蛋白胨。一些植物油,如橄榄油、糠油、菜油等能诱导脂酶的大量产生,诱导脂酶产生的橄榄油最适浓度为0.5%。无机离子在菌培养过程中对脂酶产率影响很大,K~+、Na~+、Mg~(2+)、Ca~(2+)等对脂酶产生有促进作用,而Mn~(2+)、Ba~(2+)、Zn~(2+)、Fe~(3+)、Co~(2+)、Cu~(2+)等则抑制脂酶产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tween、span及糖脂)能刺激胞外脂酶的产生。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交配型——Ⅰ.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用采自云南省33个县的703个稻瘟病菌株与不同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交配结果表明,云南省稻瘟病菌中广泛存在着A、a两种交配型菌株.不同稻作区的有性世代形成率差异明显.一季晚籼稻区有性世代形成率高达94.4%,以下依次为水陆稻作区(49.2%)、籼粳交错区(24.0%)、单双季水稻区(21.7%)、高原粳稻区(20.2%)、高寒粳稻区(10%),即从南到北,有性世代形成率渐次下降,说明有性世代形成率随地理环境、气侯条件、生态条件及稻作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这对稻瘟病菌起源、传播及其遗传变异的研究是极富启发性的.
关键词: 稻瘟病菌;有性世代;交配型;云南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Ⅱ.稻瘟病菌两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在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中,发现了10个从水稻上分离的两性菌株(Hermaphrodicisolate ).它们与龙爪稷上分离的A或a交配型标准菌株交配,在接触部的两侧各产生了一到子囊壳.有的组合A、B两侧的子囊壳形态和大小差别不大,另一些组合则差异很大.但子囊和子囊孢子却都没有明显的形态区别.用其中属A交配型的5个菌株与属a交配型的5个菌株交配,有8个组合形成了子囊壳及成熟的子囊、子囊孢子,3个组合仅产生了子囊壳.用每转管移植一次后都与配对的标准菌株交配的方法,连续经过5次转管移植,证明这些稻瘟病两性菌株有性世代的形成能力是比较稳定的,产生子囊壳的数量不会因转管移植而减少.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Ⅰ.稻瘟病两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1991 CSCD
摘要:在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中,发现了10个从水稻上分离的两性菌株。这些菌株分别采自西双版纳州景洪(属一季晚籼稻区)、曲靖地区曲靖(属高原梗稻区)、保山地区滕冲(籼粳交错区)及怒江州六库(籼粳交错区)。它们与A或a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从日本龙爪稷上分离的梨孢属菌与乌干达龙爪
从部分Aman和深水稻看粳稻的起源
《西南农业学报 》 1991
摘要:栽培稻由野生稻演化而来是稻作学者所公认的,由于野生稻的性状大都偏近籼稻,对籼稻起源于野生稻也没有争议,对粳稻的起源则有不同的看法.丁颖认为粳稻是由籼稻演化而来,周拾禄认为巢湖的粳型野稻是粳稻的先祖.Second根据同工酶研究,推定粳稻是由中国的野生稻演化来的.冈彦一与程侃声先后通过杂交试验,认为野生稻本身同时有直接分化为籼稻和粳稻的可能;王象坤等则进一步推测粳稻是野生稻在旱地上驯化的结果.冈彦一在其《栽培稻之起源》一书中对上述各种假设都有简要的叙述.籼稻和粳稻在地理分布上,虽然从低到高、由南至北,前者渐次减少而后者渐次增多,但这一过渡现象并不能确证粳